2009年12月22日星期二

致刘晓波

致刘晓波

这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

眼前鬼卒仍在狂欢

星辰的走向已经凌乱



这国度余烬,世人欲杀

先生以良知蘸墨,脊骨著书

看那秦王徒筑的长城围不住

黄花岗上的黄丝带森然如带刀




2009.12.22

于刘晓波先生被审前夜及天文学考试前夜

2009年11月15日星期日

在菜园村,我怀念海子

为菜园村而作
——兼怀念海子

在发黑的河水里
洗洗双手
洗洗来自上一个年代的双手
耕作已是遥远的事情
乡土 青草 和羊的梦
不再适合这里的法则
淹没田野的那场黑雨
就要来了!

聚拢的羊群将被劫走
花蕊将被吹散
他们在自己的疤痕上
贴上新的膏药
以缓解儿时的痛
他们来了
他们是黑色的雨

黑色中 他们操纵着性
他们把城市的香蕉
插入泥土
以为可以结出更大的摇钱树
他们把羊群圈入楼盘的森林
推倒在麻将与高跟鞋的背景声中
龙眼被扒得精光
在哭!

遗忘的就要永远被遗忘了
窗子忧伤地关上
那一支孤零零的蜡烛也要熄灭
以后所有的日子都非常奇怪
龙眼永久地成熟 天永远不黑 物质不灭
还有一些我们熟悉的将要死去
我们不熟悉的慢慢生根

黑雨的代言人
习惯了生意和谈判的逻辑
他说 “我赔”
怎奈何树已生根
你赔吧 你赔我一生

我们亲吻黑雨漫过的每一寸土地
让他们长出绿色
在孩子琥珀色的眼球里
根连着根
即使野草迟迟没有
在那片荒原上蔓延
把我们的彩笔握得更紧
把我们的诗篇
在哭泣后反抗的夜里
传向远方吧
我们拥有一本自己的历史画
在收获时 让我们微笑

2009.11.14夜
于菜园村

2009年11月13日星期五

当我觉得这个世界很傻逼的时候我在读什么书


今天,在学校某某系会的书摊上,我看到了一本书,我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没有考虑它的标价108HKD。
这书叫做《我深爱过的约翰蓝侬》(John),中文版。
书是Lennon的前妻Lennon Cynthia写的,同时出版的还有一本Yoko Ono写的《我心中的约翰蓝侬》 (Memories of John Lennon),但是我摒弃了Yoko Ono,我一直觉得Yoko Ono之于John Lennon仿佛维多利亚之于贝克汉姆,虽然成为风靡世界的金童玉女,万人朝拜,但令我非常反感,我不喜欢心机很重的女人。
之前拜学校图书馆自学中心的指导老师所赐,我读过《John》英文版,这书作为英文阅读启蒙确实是一本好书,词语简洁,字句明朗,叙事清晰,虽然有太多的 人名让人搞的很乱,但里面不会有学术书里过于专业的词汇,也不会有畅销书里那些过于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最重要的是,cynthia似乎是用给死去的 Lennon写信的方式,去叙述John早期的很多事迹,包括童年,大学,披头士,其言语之间透露出来对Lennon的深深的爱是Yoko Ono所不具备的。
Cynthia一直为人比较低调,即使披头士让整座星球跟着他们一起做梦的时候,Cynthia也不太为人所知。后来Lennon被暴徒枪击死 亡,Cynthia也只简单接受过英国当地几家电视的访问,再Lennon的各种打不着边的朋友、亲戚、同学争相出版《我与Lennon不得不说的故事》 的时候,Cynthia都保持了一贯的低调和沉默。以至于很多人认为,Cynthia只是John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他只不过是为John生了 Julian而已。
然而对于John这样一个时代传奇来说,他不羁的青年时代绝不会像我们中的大多数一样,每天吃饭睡觉打Dota这样度过的。John的才气,善良和幽默感 给他带来了追求者如云。为何在Cynthia这一个安定下来,并在保持了几年这样的关系后终于结婚生子。大多数人都有一个怪圈,就是进入婚姻就意味着人生 从此除了家庭就黯然无光。但John在婚姻以后却让披头士走向鼎盛。可见,Cynthia绝不仅仅是John生命中一个过客,她在John人生最重要的阶 段成为了他最亲密,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Yoko和John在后期的许多创作固然令人钦佩,但与其说是与Yoko相遇激发了John的潜能,不如说是 Cynthia早在John青年时期就为他的创作思想作了沉淀。
本书之真实在于,在一片把John Lennon塑造成神、太阳、伟大领袖、总舵手的传记里,Cynthia还原了自己心目中的John,一个叛逆、善于讥讽、与众不同的浪子;对摇滚乐有着 无限的热情并且成为该领域的神,却跟这个世界上其他“搞砸了”的普通男人一样,没有勇气面对自己捅出来的漏子,宁可逃避;口口声声向全世界宣扬“爱与和 平,天下一家”,却从来没有让爱与和平走近过自己的家门。John是一个在十岁就失去至亲的孩子,心理学上讲的感情上的脆弱和依赖性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 致。

——————————插播一段——————————————
为什么我喜欢读文史哲的书籍?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很傻逼。文学告诉我这个世界其实可以很美好(或者更傻逼,以反衬现实的世界还没那么傻逼),塑造一个虚假 的幻想给我“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历史书告诉我,这个世界确实就是那么傻逼,但还不是这样过来了,而且总有一些不傻逼的人出现在世界上,虽然结 果各异。哲学书则告诉我,这世界为什么这么傻逼,是因为我们几乎全部都是傻逼,少数的不傻逼也于事无补。
人物传记却是一种综合文史哲优点的类型。它可以告诉你一个相对真实的,又不那么傻逼的人物,并且他们都只是沧海一粟,但是这一粟已经改变整个沧海的流向。所以我深陷在人物传记中麻痹自己,不能自拔。
推荐人物传记阅读:《梵高传》(余光中译版);《维根斯坦传》(忘了什么译版);《我深爱过的约翰列侬》(蔡士莹译版);《格瓦拉语录》(忘了什么译版)。
—————————————————————————————

翻译的问题:
外文书的翻译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学术书中文版基本上不能读,尤其是技术类,社科类,翻译得跟屎一样,基本上是用google译的。社科文学类有时会出好的 译本,基本上都是台湾版,大陆版基本比屎还屎,不要以为便宜你就赚了,我有时中英文参照读,读到大陆版的时候觉得完全是一种耻辱。现在买翻译书,如果是好 的翻译,我宁愿花100块买台湾版也不要看大陆的30块的屎版(比如《科学革命的架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ce revolution)。深深为我国的出版业翻译界感到担忧,再这样下去,我们在文化上要被台湾越抛越远。
本书的翻译看了前几章都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是,我强烈鄙视译者把真挚友好的书名John翻译成“我深爱过的约翰蓝侬”的装逼行为。

2009年11月7日星期六

THIS IS IT

http://t.douban.com/lpic/s3967048.jpg

When the movie ended, I stood up with applause, saying "Thank you, Michael, Thank you. Take care in your neverland, and we, as a whole, will be there."

人们说天皇巨星只不过是商业音乐世界塑造出来的神话,麻痹每一个歌迷的心灵,一个巨星离去后,那些商业音乐公司总会找到一个很好的替代者。This Is It只不过是赚死人钱而已。
有这样想法的人是可悲的。他们是那么的怕被欺骗,他们怕被这个充满商业策略的世界欺骗,怕被流行音乐的造星计划欺骗,他们想象着自己的生活没有丝毫的安全感。因为怕欺骗,他们先假设所有人都是骗子,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不可信,这样的虚无主义让他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但我很怀疑这样的人一辈子是否曾为任何事感动过,他们的生命中是否有任何事情值得去回忆,他们的一生可曾因任何事而感到欣喜。或许这样的人生态度从一开始就是对他们的最大谎言。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个梦想,可惜后来丢掉了。如果可以从别人身上重新拾起也是一件好事。Michael就是这样一个寄托,他身上有孩子般的天真,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着足够的魅力,衣着新鲜光彩亮丽,万众敬仰,热衷于慈善事业,呼吁拯救地球。他具有一个天皇巨星应有的一切,又极富争议性。他的肤色,他的性别,他和他的孩童,都是媒体穷追不舍的头条。或许他做出任何事情人们都会相信。于是他做了一件令人难以相信的事,他死了。This is it,就是这样。
人们开始追捧他,开始回忆他的过去。那些曾经批评他,憎恶他的人,也不再记得他和那个男孩,以及他没有颜色的皮肤。他唱着爱,唱了四十年,他死了,爱在歌词里苦苦挣扎。This is it,就这样吧。
演唱会的最后,他说,“拯救地球,不能等待别人,人们总说让他们去解决,让政府去解决,‘他们’是谁?我们得从自己做起,而且必须马上行动起来。”
拯救地球?一个拯救地球的象征都死了,还有谁拯救地球?Michael,This is it,就这样吧。
Michael,你在另一个世界可好?我们在这个世界里孤立无援,我们,会到那个世界再见面。而这个世界,This is it,就这样吧。
一个巨星的死亡必然围绕着许多的猜测和花边新闻,但不能改变的事实是,Michael真的死了。一个流行天皇的死亡,并不能为这个世界增加或减少点什么,再浩浩历史中他或许只是一粒沙砾,可这沙砾,已经改变了整个庞大机器的运转。 This is it,这已经够了。

2009年10月31日星期六

读书计划

我想,如果我出国读书的话,我要么继续读本行industrial(system) engineering,要么就转到社会科学去。
关于社会科学我的preference是:政治社会学,社会学,政治哲学,心理学。(排名要分先后)
于是,我的计划是,暑课和大四的时间可以minor心理学,出去我已经学了的,和我可以豁免的,我还需要修12分(4门课),即暑假两门,大四上下学期各一门,不算太紧。
另外,开始读政治哲学相关书籍。今年暑假,草草读了一遍政治哲学绪论,老实说,太多东西看不懂,因为整本书几乎是把整个人类政治哲学史(西方)中所产生的重要思想 和经典名著都概括在了短短四五百页内容里面(中文版),很多阐释还需要细读原文才能更明白。看懂了的部分,产生许多疑问,比如道德与法律的问题,无政府主 义与国家与乌托邦的问题。不得其解。
在自己的臆想和朋友的推荐下,我准备系统的理一个政治哲学读书计划。

1.西方路线

先是读独立宣言,作为appetizer。重点是Jefferson提出来的self-evident truths,which is based on what Locke proposed many years ago.
所以,第一个要读的经典其实是John Locke的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
接下来读一个观点很不同的,Thomas Hobbes,Leviathan。
再是回到两千多年前读Plato的The Republic
再是读John Stewart Mill的On Liberty,所谓的“争取个人最大自由”的定义。The Harm Principle。
然后同样是Mill的另一本小册子,Utilitarianism。
然后就是Rousseau的Discourse on the origin of inequality了。
最后好像还要读两本书,比较近的。 Justice as Fairness: a Restatement 还有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2.东方路线

从儒家经典开始,先《孟子》然后《尚书》,但其实这两本书内容有些重复。很多人说孟子是空想家。孟子的治国观点目前看来是偏向自由主义。
然后庄子,最初的无政府主义。
然后是柏杨版《资治通鉴》,这书被成为是帝王之术,虽有玩弄权术耍政治手段之嫌,但仍有极好的构建社会制度的参考价值。司马光版实在太遥远,难懂,柏杨版完整而务实。
然后。。。就没有了。。。
主要是资治通鉴已经太多且繁琐,而且中国几乎没有政治哲学的系统教学(只有毛邓三,马列主义等)。之前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基本上一版都在说本书如何符 合马克思主义。六十年来的文字狱和文革的断层造成的结果是,近代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参考意义。我想还可以参考一下晚清和五四时期的一些作品,梁启超,胡适 等,甚至罗素在上世纪初访华时的文章也可参考。

以上,就是我的读书计划。

2009年10月14日星期三

流浪的诗

流浪的诗

一个词加另一个词
这是诗的脊梁
一首诗加另一首诗
开始了大片的流浪

这首诗写的是流浪
写一个词因反抗
文字的囚禁而被放逐
写一个歌者在粗暴的时代里流浪
他和他婉约的词来自上一个年代

这首诗写的是流浪
用的却是家的韵脚
酗酒宿醉迎来下一次清醒
举杯狂欢只为了片刻平静
唱片倒转
爱恨结冰
歪斜的桌椅上坐着端正的梦
一首流浪的诗始终向着
家的方向

午夜的星空叮咚
一首诗踏上归程

2009.8 初稿
2009.10

2009年10月13日星期二

没有被国庆

国庆节香港只放一天假,星期四。
由于我星期五没课,所以加上周末还是有4天,再翘掉周三只有两节,就有5天了,不得不耍一下。
说来我这学期课表非常畸形。周一7节连堂,周二两节,周三两节,周四直接9节,周五day off。一半天堂一般地狱。
另外,这学期6个project,辛勤不分昼夜。
国庆去了张家界,凤凰。国庆对我的价值就是放假。还有人发短信或email来问我有没有看阅兵式,那个什么方阵多么牛逼,哪个飞机大炮什么型号,按钮一按 就能炸死地球对面几百万人。这些都是你们这些暴民稀罕的,关我屁事。很同情北京的朋友们,因为一个政权在几十年前的建立,而不能在几天内坐地铁,去市中 心,甚至买菜刀回去跟你妈做饭,我怀疑北京连打酱油都禁了。
推荐喜欢看阅兵式的朋友看一个纪录片,《意志的胜利》。里面希特勒的方阵更加威武神勇,极权统治下的德国和如今的朝鲜,集体操才是世界第一,在他们面前,天安门只是尘埃。

另外,据说拍照时,江爷站在了老胡旁边,很多人说,一个已没有任何党内职务的普通党员凭什么站在那个位置?
问这样的问题,说明没有深刻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心思想。
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中共提出了探索“中国式民主政治道路”——提速党内民主的制度性举措。党内民主哪里来?当然从派系之争中来。CCP的权利体系类似于 黑社会,即上一层的大哥,罩着自己的小弟;小弟效忠自己的大哥,而对其他比自己地位高的大哥只是尊敬,而不一定从命。所以就有了境外媒体常说的“江派” “胡温派”“太子党”“团派”“上海帮”之说,但是CCP的派系也不是两元化或多元化那么简单,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至高境界。另,在此次四中全 会上,习太子没有获得计划中的提升,可能也跟党内权力的制衡有关。
中共四代领导人,党内的话事权是在递减,到如今已不是能指定太子的时代了。权力的博弈中,除了靠互查贪腐,加之以“双规”为手段外,民意也成了其中的关键力量。党内民主从党内派系斗争中走出来并不是一个妄言。
如何让民意的能力在权力的对决中成为决定胜负的力量?勇敢发声,善于发声恐怕才是推动民主的最有效催化剂。

2009年9月22日星期二

一个消逝的阶级的集体记忆——《二十四城记-中国工人访谈录》

早在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上,就看了由贾樟柯导演的压轴戏——《二十四城记》。感谢商务印书馆独具慧眼,电影的文字扩充版——《中国工人访谈录》得以在香港出版。共和国走过了六十年,本书记录了一个正在消逝的阶级的集体记忆,一个为中国的现代化埋单的工业划痕。

以出处不明的诗句“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花”为广告宣传,充满小资情调的楼盘“二十四城”在成都重复着公式般的地产神话。如果不是贾樟柯的电影和书,恐怕很少人知道,这个早在几年前还叫做“成发集团”的地方的沧海桑田。
“420厂”是“成发集团”的内部编号。1958年,为响应毛主席的“三线战略”而由沈阳调集三千多名工人迁往成都建成。从不可一世的军工厂,到后来转为民用,再在现代化的车轮下灰飞烟灭。从地理上的变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从捧“金饭碗”到减员下岗,书中记录了厂里三万工人十万家属的困境与苦难,但这块土地上的人终究精神不倒,正如他们能够对抗突如其来的地震一样,他们在普遍的困境中,获得力量,活下去。
关于成都,有很多传说:物价便宜,女人美丽,生活悠闲,节奏缓慢。甚至一出机场就能看见闪烁的霓虹灯广告牌,写着:成都,一座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然而,有谁关注过,是谁在为这城市的发展埋单?香港高楼林立,商场奢华耀眼,可又有谁知道有多少住在“笼屋”里的老人?这些被边缘化的人物,曾是构成这个城市的核心力量,却在现代化不断前进的车轮下,化为尘埃。
在电影《二十四城记》中,每一次访谈结束,都伴随着大片的沉默。正如贾樟柯本人所说,“这些工人师傅讲述之余,在他们停下来不说话的时候,又有多少惊心动魄的记忆隐没在了沉默之中,可能那些沉默才是最重要的。”
“相比国人的记忆,这本书能讲出来的,连开头都算不上。”

最后,书合上。突然感觉像几个月前走出《二十四城记》的放映厅一样,空气凝重,夜凉如水。

2009年7月8日星期三

转一首诗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

辭去了高級記者的工作,不再為脂粉撲面的大官們歌舞昇平,也不為那些社交名媛、從良的豔星,昨天的太陽在河水中沉浮,我向它澆一杯酒。

而今天的太陽在玻璃幕牆間折射,冰冷的光像政府報告的數字使我煩亂。我跌跌碰碰爬上一座銀行大廈的頂樓,人家以為我想自殺,其實我想看看大風吹過飛鳥。

我寫過一些好文章,當然全部換作了酒錢,可惜《惡之花》的稿費太低,我不便為它抒情。我在夜總會和交易所的陰影中吟誦《天堂篇》,真想掉進那個天使的眼裏,哪怕它是深淵。

我暢泳,我酣飲,我拔槍把霓虹燈管打斷,碎片流動,又匯成了一部新的好萊塢電影。

我焚燒報紙,向一個少女借來了青春的藥丸,在銳舞派對上,我的長髮飛散,像激流一般。”


廖伟棠

2009年6月17日星期三

敏感词与敏感词

其实我们对于敏感词的了解,说来说去主要还是来自于最广为流传的那部纪录片《敏感词》(包括香港在内)。所以今年港大学生会前会长(4月被全校公投罢免)才会说出“那个走佬学生领袖敏感词,6月敏感日凌晨让学生去流血,自己去逃离敏感词广场”这样的话。
《敏感词》一片流传盛广,几乎是大多数89后一代了解敏感词的首要途径。并且大多数观看者都信奉该片所述为绝对事实,既有学生领袖的不是,亦有政府当局的血腥。然而,无论《敏感词》一片打着什么纪录片的旗号,不得不强调的是它始终只是一部影片而已,一部影片是无法做到绝对公正客观的,所以结合其他资料了解事件是非常必要的。
今天推荐一篇文章《敏感词与敏感词》,希望不要被封。

另外,为港大前学生会会长及其他看完《敏感词》兴奋不已的人推荐一些资料,虽然我也没全部看完,但也会慢慢看完。

1.《血@¥#@草!#泥%!马#@¥路》,香港拍的纪录片;
3.《铁!#¥!@证如#%@#%山》,书,方舟子;
4.《绝#¥食是怎样发E%$#起的》,王@!多热米#¥丹
6.《六3¥发所拉@四日记》,封¥#@¥从%¥#@%德
7.《人民@!#!@不会忘#@%¥@记》,众多亲历记者学生工人市民,重要!
8.《gglc》,今年出,刚开始看,大家都知道。

另外,今年港大那个敏感词论坛上面很多言论,包括上面提到的前会长和一些内地生的发言,其实都是批评反驳并借此普及常识的好素材,以后有空再讲。

2009年6月4日星期四

时光倒流二十年

时光倒流二十年
我生于八九 你卒于八九
我在母亲的怀中嗷嗷待哺
你的母亲却亮出了刺刀

你读过的诗我还在读着
时光倒流二十年
我们在同一个广场仰望星空
不知道上面是什么

自由的风带着云儿北上
那横风横雨是天在看,你在听
时光倒流二十年
你躺在我身旁你冷得发抖

午夜的钟声叮咚
白色花瓣轻轻散落
不知道下面是什么
时光倒流二十年

时光倒流二十年
我要和你每年一起庆祝今天的生日
在血红的纪念碑下
在黑色的水泥广场上
我们紧紧相拥
在长长的死亡名单之中

2009.6.4

2009年6月2日星期二

香港自由之可喜可悲

類似文章成都著名土匪冉云飛老師于上年來中大時已寫過。 在這里

昨日偶然到灣仔打醬油,路過富德樓獨立媒體,聽說樓上可以打醬油,欣然前往。
席間提到六四在香港的世代傳承問題。內地媒體人北風說,在香港討論的已經是六四是否被遺忘的問題,而在內地甚至連六四是否存在都是個問題。對比起內地的情況,香港完全沒有任何悲觀的借口,這種悲觀主義甚至是一種不道德。

香港的媒體自由雖于近年有所緊縮,但依然相對來講是有很大自由度的。想當年剛入中大時,第一次看到《中大學生報》,不禁又妒又恨,妒這幫家伙手持如此之大的編輯自由,恨這幫蠢貨做出來這么個破爛玩意兒。確實,就算香港如今的傳媒自由,在中國大陸和東南亞某些國家,都是用血用命用牢獄之苦都換不來的。
然而香港的傳媒真的自由嗎?真正的自由在于你有自己的思想,而能夠完全不受外界條件約束地去做出自己的表達。與大陸媒體受政府控制淪為官方喉舌不同,香港是一個單一的商業思維模式的社會(以后別再跟我提香港是個多樣化、包容性的國際都市),其媒體受著商業思維的控制。與大一時,我曾有心入讀新聞系,為我辦一個可以“幫助好人,懲治壞人”的雜志的理想奮斗。但中大新聞系(據稱是香港最好的新聞系)完全一種職業化的記者培訓式的教育,令我無比失望。而且這種職業培訓班(我不恥稱之為大學教育)過多強調的是一種消費文化,一種眼球經濟,而非一個傳媒人應有的社會責任和使命。在這樣一個商業思維的環境下,媒體基本上也是市場傾向性的,所持立場并不在以媒體人自身的正義公義為準,而是以市場的偏好為準。再加上親北京派財資豐厚,香港傳媒想要獲得其資金,以及在內地發行的許可,就必須做出一定妥協,于是各媒體對于一些敏感新聞采取回避的態度。于是就有了CCTVB這種貨色。
然而,這種“溫水煮蛙”式的對香港新聞自由的侵蝕并不是無法抵擋。其關鍵還在于人心,需要人能堅持自己,為良知,為公義,為自由可以放棄利益的誘惑。
曾蔭權說他代表整體香港人,享受了國家發展的好處,做了六四的分贓者。某種程度上,他其實表達了一部分顯示。如今這些背后有著親北京的經濟資助而做出妥協的媒體,不就是分贓者么?他們又怎么好意思說曾蔭權什么呢?游行的隊伍大叫著“曾蔭權!仆街!”的時候,有沒有自省一下自己又是否“仆街”呢?
在這種背景下,香港獨立媒體就顯得尤其重要,不依附于任何財團和平面載體,轉戰互聯網,用最廉價的方式,進行最迅速的信息傳達,不得不說這是新技術媒體帶來的好處。大陸同樣如此,迅速崛起的牛博網,德賽公園,各大獨立博客,越來越普及的翻墻技術,及時信息網站飯否等,都可以說是不斷的擴充者言論的空間及其傳播速度。河蟹和草泥馬的戰爭還在繼續。

香港,每年全球最大的六四悼念晚會舉辦地,可以說是六四這份記憶的最重要守護者。無論是悲觀也好,樂觀也好,我們靠良知堅持做每一件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而不是因為一件事有沒有希望而做。或許,明知一件事沒有希望,但做這件事是正義的,是正確的,也應該堅持去做。
況且,絕望的人早已從天臺跳下去了,只留下我們這些充滿希望的人孤零零的呆在這里,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2009年5月18日星期一

报告曾特首:香港人良心未灭


南华早报:特首曾荫权在昨天的立法会答问大会上表示,应根据中国的经济发展「客观评价」六四事件,并声称他的意见代表整体香港人的意见。此番讲话引起泛民议员抨击,指其埋没良知,更集体离场抗议。事后曾荫权承认失言,并就此道歉。

 

——以下评论出自墙外,转自连岳微博

 

國家的成就和香港的局面,當然離不開中央的政策對頭和領導正確,不過,如果把20 年來國家發展驕人,香港繁榮穩定,視為六四血腥鎮壓的成果,對中央來說,是一種侮辱;對民族而言,是極大污衊。

 

難道要中國人接受當年對同胞大開殺戒,換來政治和社會穩定,才在建設上取得巨大成就?至於香港,如果因為在經濟上分享了利益,就要改變對血腥鎮壓的取態,宣揚這種觀點的人,不但良知泯滅,更是把香港人視作人獸不分的動物,會招來巨大反感和反彈。


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曾蔭權作為個人,怎樣「認識」六四事件,有他的自由;但是,昨日他在立法會是以行政長官身分,表示代表「整體香港人」或「一般香港人」認同並宣揚這個觀點,就極其不恰當。

 

因為他憑什麼判斷香港人對六四事件的認知,已經有了他所暗示的變化;如果並無調查數字為據,則曾蔭權以自己的轉變,聲言就是代表「整體或是一般香港人」的轉變,這樣就有強姦民意之嫌。

2009年5月14日星期四

他所有的情况都如我,如我身边所有年轻的生命。

我们都是一样的,年青,有点小理想,心地不算太坏,不敢随便学雷锋;想着做点小事业,结婚,周末时和朋友约来唱唱歌,看看电影,在这个压力巨大的世界上坚强的活着。胸口很堵。


https://docs.google.com/Doc?docid=dfxps236_13d8pg28wj&hl=en

以下为谢绝跨省追捕声明:

1.本人是文盲,以上内容均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2.此事与本人一点关系也没有,本人只是来回帖子赚3分苦力的;     

3.本人在此留言均为网络上复制,并不代表本人同意、支持或者反对楼主观点。     

4. 本次回帖之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汉字、拼音、外文字母、单词、句子、图片、影像、录音,以及前述之各种任意组合等等)完全是复制粘贴,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人并不明白其全部或部分之意思(包括但不限于对所复制粘贴之内容的识别、阅读、理解、分析、记忆等等),故本人不对以上及本内容负任何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刑事、民事责任)及其他潜在责任与义务(包括但不限于相关国家已存在、正在形成、未来将形成之的法律法规之责任),请不要跨省追捕(包括但不限于省级市级州级县级镇级乡级村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司法机关、立法机关等等任何机构、单位、组织及该机构、单位和组织中的任何个人)。要详查请亲自直接联系原作者,     

5.因删帖不及时所产生的任何法律(包括宪法、民法、刑法、书法、公检法、基本法、劳动法、婚姻法、反国家分裂法,商鞅变法,搜狗输入法,没有办法,国际法、引渡法、担保法、商标法、专利法、广告法、国际法、著作权法、吸星大法、今日说法、与台湾关系法及文中涉及或可能涉及以及未涉及之法,各省县市自治区包含新疆建设兵团铁道部治安管理条例,各地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条例)纠纷或责任本人概不负责;     

6.本人谢绝任何跨省追捕行为,如有需要请直接联系楼主、原作者以及网易天涯猫扑豆瓣网站管理员或法人代表;     

7.此声明最终解释权归本人所有     

另:本人持有居住地三级甲等非盈利性医院心血管科、 肝胆外科、血液科、心胸外科,精神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肿瘤外科、泌尿外科、创伤科、脊柱外科、烧伤科、普通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肿瘤内科、肾内科、眼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心理卫生科、脑外科、耳鼻喉科、牙科、遗传学科、检验科、放射科、核医学科所出具有法律效力之健康证明,可证明本人无呼吸系统疾病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无循环系统疾病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无消化系统疾病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无泌尿系统疾病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无血液系统疾病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无内分泌系统疾病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无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无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无理化因素所致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中毒、中暑、冻僵、高原病、淹溺、电击、晕动病)病史;无精神分裂症,情感受性(心境)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障碍,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疾病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无创伤,感染,肿瘤,移植,烧伤,冷伤,咬螫伤疾病病史;无外科手术史.同时还持有由本人幼儿园老师, 园长, 园党委书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班主任、辅导员、系主任、系书记、校长、校党委书记以及数十亲友共同签字证词,可证明本人素无参与或企图参与躲猫猫,弹脑门及任何可能危害生命健康的不良游戏之意向.

2009年5月6日星期三

殘蝶舞曲

殘蝶舞曲
——TO K

殘翼燃盡
蝴蝶穿過塵世之火
這火光妖孽
悄然拍落蝶翼的鱗粉
幻象散去
火光中燒得華美凋零
燒成你破繭之翼化灰的痛

這無翼之蝶是你
你看她在空中舞 你舞
你的眼中氤氳之霧在舞 你舞
你的長發如彩練當空舞 你舞
此刻是你獨自的舞曲
殘翼是你的漂亮舞鞋
火光中你把彩翼揮舞得更美
此刻是你獨自的舞曲
你只身撐開貴重的舞裙
燃燒的鱗粉照亮你的詩歌流浪和愛情
此刻已不是你獨自在旋轉
是蝴蝶拒絕燎火吞噬之舞在旋轉
此刻已不是你獨自在旋轉
是南方獨行旅人流浪之歌在旋轉
此刻是窗間一輪圓月在旋轉是燭臺之光在旋轉天空中被七彩涂鴉的藍寶石在旋轉
在旋轉 在旋轉 在旋轉 在旋轉

相信嗎
你旋轉的裙裳比夜色更矜貴
你揮舞的殘翼比黎明更蔚藍

2009.5

2009年5月5日星期二

五四之性空间

五四运动90周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清末民初确实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英雄美女才子佳人在此云集,多如牛毛就像当今的啃家财子和化妆佳人。在当时那样浪漫与风骚并存,热血与温情齐飞的时代,徐志摩与陆小曼,鲁迅与许广平,梁思成与林徽因。。。这些郎才女貌女才郎貌不仅相貌亮丽不俗,而且生性风流潇洒,革命的革命,私奔的私奔,殉道的殉道。一时间,中国上下风生水起,一片乱世辈有才人出的风光景象。

奇怪的是,当时是有配婚习俗的。男女结合讲究门当户对,鲁迅甚至是早在少年时代就已经被母亲定下了婚约。可是鲁迅这个不孝子(俗称“不乖”),竟然说朱安不是他的妻子,只是他母亲的媳妇。在被迫娶入朱安以后,鲁迅竟大逆不道的从不与朱安同床,甚至不与朱安对话。直至四十多岁才与许广平过上了多年的同居生活。

按照当时中国的婚俗,这批五四才子都是有一个来自父辈指定的小老婆的。然而才子太爱风流,在享受父母多年的抚养恩情之后,居然违背父母意愿,竟然搞起了自由恋爱。人怎么能够自由恋爱呢?这在当时是在是太道德败坏了。嫁娶婚事应该是两家人的事情,而不单单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婚娶是人生大事,这要是由着当事人的性子来那还了得?那整个社会岂不是乱套了?那纯洁的青少年岂不是会被带坏了?这帮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带头这样做,岂不是在教唆中小学生走向道德败坏的深渊?


这样的逻辑直到今天不灭。只是能否自由恋爱变成了能否对性进行公开讨论,恋爱婚娶的自由扩展到了同性的领域。而其本质上不变的是,性空间的自由度可扩展到多大。五四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破旧立新”,其立足于对于传统文化世俗观念的反思。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九十年来是进步很小的,对于社会普遍认同的观念和价值,我们生下来就被灌输,很多时候并没有经过理性的辨别就盲目接受,而一旦有人提出来讨论(只是讨论,并没说反对),就觉得大逆不道,道德败坏(尤其在性这个话题上面,我们的文化通常都是很回避的)。

历史上对于传统的反思,对于世俗观念的挑战,通常是以启蒙知识分子来完成的(西方多为哲学家思想家,五四主要是海归文人)。五四时期的这批知识分子,都是学贯中西文理兼备的,那些声称要废掉文言文的,自己对这些传统国学有很深造诣,而研究中国本土问题的,大多毕业自世界知名学府。反观我们现在,所谓人才往往只是精修某一方面,文化人对自然科学一无所知,理工人又缺乏基本的历史常识;一些激进的,先锋的文化界社运界人士,如果对传统的历史的了解极为浅薄,那他们又在叫唤着反对些什么呢?


五四运动成功的扩展了当时的性空间,却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国人反思传统挑战世俗的思想束缚,将问题遗留给了后人。然而,俱往矣,属风流人物,今朝实在不足观。

2009年5月3日星期日

5月3日日记——世界新闻自由日

今天是世界新闻自由日。
像这样的日子,连个话题都不是。前段时间不知何方妖孽搞了个“地球一小时”,倒是引起不少人关注,甚至维港很合乎适宜的熄了灯。可是这些去轰轰烈烈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的傻逼们,在兴奋完了以后回来照样在lab,在pantry,无论有人无人,通宵开灯开空调。这样的日子,都是一时的兴起大于长久的坚持,而世界新闻自由日基本上连个话题都不会引起。

曾几何时,我很想办一个杂志,中学的校刊却因为过于和谐而无法涉及。曾考虑过读新闻系,但国内的新闻系读出来很多只能做个太监,香港的新闻老是报道些鸡毛蒜皮的八卦事情,自我审查也越来越严重。而且,做一个杂志也不需要读新闻,就像做一个诗人最不需要读的就是中文系一样的道理。

今天是新闻自由日,明天是五四,结果国内的媒体基本不允许纪念五四运动,不做五四特辑。香港的五四90周年纪念也只是“建国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中微不足道的一环。五四精神已死,或许,所谓五四精神根本就没有在我们身上普遍存在过。

猪流感爆发,令人想起03非典的惨痛教训。希望国内媒体能撑起自己的良心,不要隐瞒疫情,祸国殃民。

今天天气晴,万里无云。


另,发现一东西有意思,特此保存:http://docs.google.com/Doc?id=dsrzk9w_11gjq862gm

2009年4月28日星期二

北大:从自由到自渎

陈一愕已经帮助我证明中文大学是香港第一大学。
下面,有人证明中文大学超过北大成为中国文科类第一大学。

一个缺乏通识教育的大学不是一个好大学——这句话送给港大。
一个缺乏自由氛围的大学简直不能成为大学——这句话说给北大。

以后再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中文大学的时候,我就冲他调皮的一笑,哼哼。

任彦芳:北大的耻辱——在北大111周年校庆校友会上的
【新世纪特稿2009年4月25日】各位校友:
      
       我上台来讲话,是想通报一个事:在北大一百一十周年校庆前,北大出版社要出一部书,都发了广告了,这部书是一百八十八名北大校友写的怀念北大的书,是发扬五四精神的书,这部书由北大季羡林先生题写了书名《梦萦未名湖》。有前任校长丁石荪、陈佳洱和当时现任校长许智宏题词。作者有九十六岁高龄的教授,有年二十四岁的研究生,时间跨了七十多年,这部书从2004年,征集文稿,到2008年编完,花时五年,这部书理应由北大出版社出版。2008年初,北大出版社按着上边的对出版的控制要求,将三十多名校友的稿子删除,由全书五十万字变成三十多万字。为了能面世,主编只能服从出版社要求。这样北大出版社便决定2008年4月出版,以迎接北大校庆110周年。没有想到在书正印时,出版社接到了一个电话,据说是中宣部的什么人打来的,叫这本书停印。是何人,是因为什么,没有说,也没有发一个正式的文字。就这样,这部书便死于胎腹。
      
  事发生后,主编多次和北大出版社领导谈,他们表示无奈。到现在又一年过去了,北大出版社仍没有动静,据说想通过教育部有关人员向上级反映此事。
      
  这就是今天的北大,这就是北大出版社。我们还能感受到当年的五四精神吗?一百八十多校友,想发出一点怀念北大的声音,便被扼住喉咙,不许出声,而这一百八十多校友,也便任其扼住,没有再做声,只等待有人开恩,让出版社放行。
      
  这部书有什么错误?不知道。是有人不适合写文章,是被内部控制的人吗?没有人说明。你们说出,哪篇文章不合你们的要求,我们删除还不行吗?不行,不定罪,便判了死刑或无期徒刑。我想今年总该放行了吧?我刚才问了副主编,他说仍没有动静。那就让它死吧。
      
      
  这是北大发生的事吗?正是今天的北大发生的。我为北大感到耻辱,北大到今天这样,还有知识分子的自由的思想,独立人格吗?五四精神在北大早已消失了,还指望北大出人才出思想吗?五四时代的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这里有思想的自由,这里有独立的品格,这里言论出版自由,有领导新文化运动的《新青年》,也有学生自办的《新潮》、《国民杂志》,北大给予了资金的支持。当年的北大与今天北大,从出这部书上便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部书的被命令不许出版,是文化专制者对宪法规定法言论出版自由的粗暴践踏。有这种任意践踏,还可能 有自由的思想的五四精神吗?
      
  我今天在这儿是呼唤北大民主精神的回归。而现在是犬儒主义盛行的年月,这不是北大应有的品格。今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九十周年,我想起五十年前,我们中文系决定写一部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的电影剧本,我和张炯等四位同学参加,由系主任杨晦做顾问。在五四运动四十周年时写出来了,北影很重视;1960年,我们北大毕业,北影又请我们去修改了一稿,最后因为对历史人物评价没有定论而停下;二十年后,我又被请到北影,是因为夏衍同志建议的,他说,现在有四五,当年有五四,这精神是相通的。于是我又写出了一稿,并且有朱今明导演,但到今天仍没有反映五四运动的电影搬上银幕。为什么会这样,不也值得深思吗?是怕联想,怕引起人民由五四引发出思考吗?
      
  五四运动九十年了,我们不在五四这天纪念,却改在四月二十五日集会,这让我们也不理解。是怕五四的到来吗?
      
  当年北大是集中了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的地方,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那时的北大校长教授,都真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骨头是硬的。而今天的北大,竟然有孙东东这样的教授,他对中国广大访民的侮辱的言论,理所当然的引起上访人的愤怒,这样的教授还有一点民众的感情吗?这真是北大的耻辱。这样的教授还有资格在这儿当教授吗,北大应对这样的人处理。
      
让五四精神回到北大吧。这就是一个经历过五七年五八年五九年的北大校友的期望。
      
(这是我回家后,根据记忆回想的发言内容,我的发言因为说出了大家想说的话,校友不断鼓掌表示赞同,我下来,不少校友来到我面前,愿和我联系,要了我的名片)
      
       2009年4.月25日上午10点半在北大理科楼北大校友会上的发言

2009年4月25日星期六

死者如此众多

死者如此众多
我却独自的活
抱怨只能在梦中与你们相遇
更多的噩梦纠缠着头发和胡须

你们如此塞满了我的呼吸
我要怎样走向生的路途
而死亡也不能一统天下
逝去的英魂带我走向青春隐秘的荆丛

死者如此众多
我也不怕独自的活
把叫喊变成冷默的言语
何必惊扰世代的亡灵
他们已死了多年
还得重新去死

2009.4.24

2009年4月21日星期二

那些伟大的生命总是抛下我们离去

保羅‧策蘭(Paul Celan), 1920年生於布科維納的切爾諾維茨(今屬烏克蘭),1942年,猶太裔雙親相繼於納粹集中營中被殺害。1944年,他攜帶《德法辭典》與《英德辭典》開始流亡,經布加勒斯特、維也納,最後在巴黎棲居二十年,1952年,他的〈死亡賦格〉一詩震撼德國,1970年4月,他跳入巴黎塞納河,自殺身亡。

39年前,你离去。
你对这个残酷冰冷的世界绝望。
你清醒着,你离去。
你的离去是对这个疯狂世界的讽刺。
你纵身赛纳河的时候
内心是否前所未有的丰厚与繁盛?
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是否给你蔽天遮日的痛苦?
那些破碎的瞬间是否像清晨的黑牛奶让你中午晚上傍晚喝?
你是否从未如此解脱
是否终于与你的父母团聚
是否终于不必忍受这轻柔的,德语的,痛苦的诗韵?
有时候真想给你写信,
谈谈那些死去的事,
谈及那些人们忘记的事。
可是我出生时,你已经死了19年。
你和那些伟大的生命一样,
总是抛下我匆匆离去。
你们留给世人的那一部分被我拾起
成了通往荆棘深处的通行证。

手把手教你学数学

房产商任志强称和工资比房价等于没涨遭质疑

2009-04-19 05:49:09 来源: 广州日报(广州) 

核心提示:

在博鳌论坛年会期间举行的“调整中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分论坛上,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发表的“和居民工资收入相比 房价等于没涨”的言论,经媒体报道后,立即引来骂声一片。

摘要:“我们1978年月工资全国平均28.6元,到现在也增加了100倍。1978年我们大白菜2分钱一颗,现在2块钱,也增加了100倍。我们房价只增加了16.6倍,和工资收入相比,相差太远了。房子等于没有涨价。”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关家玉、曾向荣)

于是,任志强的忠实粉丝,把任氏定律放大,形成了广义任氏定律:

网易浙江杭州网友(115.192.*.*) 的原贴:
30年前桑塔纳20万,今天该2千万;
30年前大哥大2万,今天手机该200万;
30年前存款利率1分,现在该是1元;
30年前拆迁补助2万,现在该是200万;
30年前公交车票价0.2元,现在该是20元;
30年前人的平均寿命是60岁,现在应该是6000岁!
30年前结婚办酒10桌,现在应该办1000桌!
30年前每家只有2台电器,现在应该有200台!
30年前坐火车从广州到北京要3天,现在应该要300天!
30年前每个男人只娶一个老婆,现在应该取100个!
30年前每家2个小孩,现在应该有200个!
30年前每人1份工作,现在应该每人100份!

。。。。。

任志强30年前有1个爹,现在就该有100个爹!!

2009年4月20日星期一

你知道你为什么脑残吗

之前的一篇文章说要写个paper,在修理脑残和反思香港两个话题之间挣扎了很久,终于还是写了香港,因为脑残这个实在太好写,又太有趣了,等我在final期无聊了,我就回来修理一下脑残们。
不过现在还是先丢点point出来,免得到时候忘了。

这个世界上有着很普遍的虚构和特殊的谎言,由于种种原因,成熟的成年人们不想要你知道,便撒谎来掩盖事实,或者发脾气表示对儿童的不满,比如他们掩饰自己的性行为及争吵,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你“不应该知道的”,你如果很傻很天真去问,他们就对你粗暴的斥责,或者礼貌的回绝。(此处分叉讨论结果)

我们文化的教育中,一直有一种可悲的迷信泛滥,这就是,知道越多信息,获得更多“知识”,就能更聪明,更有思想。而事实上,只有信息的泛滥跟没有信息一样,都是思考的障碍。在此不得不再次承认我是个天才,在第一次听到“知识就是力量”这个谬论时就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思考能力更重要的论点。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所以我们看到,在你只有几岁的时候,成天被大人教这样教那样,或者是从电视上获取了太多的信息,表面上看,比同年人知道的“知识”都多,被称为“小大人”(这称号就很脑残),但长大后脑残了,你只能怪那些教你的自以为是的成年人或者电视传媒。这跟拔苗助长一个道理。

电视传媒和网络传媒还对你的脑残作出贡献的是,破坏了你对世界的结构性看法。它们让一个事实不再是一个结构性整体的一部分,因此,它丧失了特性,被抽象化了;而每一个事实只不过是另一个事实,唯一关心的是你知道多少。这一点几乎是灾难性的,就像这个世界对你来说只是一个个无意义的小碎片,你满脸的困惑和恐惧,没有能力把世界的碎片像堆积木一样堆起来。

再者就是,你的生活经历都是二手的,你感觉、认知和思想都缺乏原创性。这也拜新媒体所赐,而你的教育者们也要负责。同时,你的愿望活动也如此。你没有目标,同时认为自己有目标(往往是上学有个好成绩,以后赚钱,声名显赫,有跑车,周游世界等等),而停下来想一想,你只不过生活在幻觉中,你想要的只不过是别人期望你要的。你从来没搞清楚自己的愿望是什么。不知道这些愿望实现后又能怎样。并且,你一旦有了这些质疑,会尽快打消它们,因为这些问题是在太困扰,太令人丧气了,于是你继续追求自己所谓的目标,于是你在脑残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为什么偏偏你们这一代人脑残了?
我认为是一个信息时代的过渡期。正如人类以前在各种过渡期出现的各种病态一样,脑残也终将成为过去,我认为再过一两代人类必然适应这种信息灌输的新方式,正如人类历史上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一样。
这一代脑残,也就是你,只不过是人类历史进程的牺牲品而已。



本来只想写个提纲,一激动就写多了一两句。还要赶反思香港的paper,明天就due了。

2009年4月19日星期日

我们中国人都是傻逼,都需要被监控,被代表,被自杀



香港影星成龙相信“中国人需要监控”


现年55岁的著名动作片影星成龙出人意料地表示,赞同社会监控。这位在自由的香港长大成人的影星周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表示,他“不能肯定,拥有自由是否是好事”。成龙称,他逐渐认为,“我们中国人必须受监控”,否则,“大家就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成龙的发言在会场上引起一片掌声。

成龙是在回答有关问题时作上述表态的。提问人愿想请教他对中国电影市场严格检查制度的看法。他则将问题延展至整个社会。他坦白,他“现在真的非常矛盾。如果太自由了,就会像香港现在这样,一片混乱。台湾也是乱糟糟的”。(据美联社、德新社)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4188683,00.html?maca=chi-rss-chi-all-1127-rdf



记者问他一个电影审查的问题,成龙就迫不及待把问题扩展至整个社会,皇天可鉴,忠心一片啊。

我想,成龙说完我们必须受监控,否则大家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段以后,他老婆一定在旁边接连点头。

2009年4月14日星期二

二十四城,杂记

 早在豆瓣上刚出现《二十四城记》时,我就将它列为我想看的之一,今天无意中得到去文化艺术中心看《二十四城记》的机会。想不到我在香港国际电影节看到的第一部电影,竟是压轴戏。像这种偶然的机会,我都觉得是天降大任,不写点东西记录一下都觉得挺不好意思。
  
  电影最初吸引我的,不仅仅是贾樟柯这个名字,也不只是对于成都这个我所喜欢的城市的记录,而还有编剧中“翟永明”这个名字。果不其然,电影中对诗歌的引用,对故事叙述的节奏把握,都不失水准;甚至有一种翟永明诗那种欲说还休的味道
  
  与其说这是部记录片,其实更像是一个民间公民记者的实地采访,又加入了虚构的成分,成了一个电视里常有的谈话类节目。但这和我前不久参加的HNWS一个傻逼脱口秀节目有很大不同,首先它不傻逼,也非娱乐,固然有令人喷饭的情节,比如陈冲那段做作的演出(如果是刻意安排的话,贾樟柯有“顺便讽刺一下”的嫌疑),但整个谈话节目本身,做到中国各大电视台谈话节目做不到的一点——真。(所以,说这是《艺术人生》的人估计看艺术人生的时候都不动脑子)
  9个被访嘉宾,其中4个演员(所谓的托儿)。如果说只有5个真实的工人,恐怕整个节目就略显单调,因为要面对镜头把自己尘封的往事回忆讲得精彩(所谓“摆拍”),对于5个普通工人来说(尤其是厂里的大多数男工人,“男人总是很难放开了说”——某朋友语),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4个虚构的角色,则把记忆集中起来讲得更精彩。(不得不说,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个,都是“虚构”的。)但这种“虚构”的讲述,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些经历,这些生命经验是常识,它本来就不是太个体的,不是独特的。它不是一个个案,它是一个群体性的回忆,它让观众可以把自己的经验、经历都投入在里面。
  站在这9个“一半真实,一半虚构”的角色后面的,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是一个军工厂,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
  
  电影在技术层面上也有较高水准,有人说这是诗一样的电影,不知是否与翟永明的合作有关。
  电影是一个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电影。当代主流电影越来越依靠一些视觉上很直观的表达方式,动作越来越快,场景越来越大,台词越来越直白(赤壁:我们都输了)。看电视电影从来不需要思考,导演会很直接的告诉你,这是苹果,那是橙子,这是哭,那是笑,这是痛苦,那是无奈。这就导致我们这一代人集体脑残了。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越来越低,想象力和思考能力越来越差。其实人类对世界的感知非常复杂,往往是通感加上自我认知的洗礼。如果表达者运用语言或者文字,则可给受众最大的想象空间和可感知度,这样表达或许会更准确更清晰一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拍一部回到语言、回到文字的电影呢?然后把那些受访的演员或者人物,把他们的生活还给语言呢。(插一句,这就是我喜欢诗的原因)
  在每一个场景转换时,镜头的引入和背景配乐都让人感到那种精心设计。印象很深的是一个镜头拍到一棵参天大树,阳光斑驳。然后镜头向上,向上,原来这是个楼盘的广告,在广告牌背后被围住的,是正在挖楼盘地基的工程,一片狼藉,几棵大树胡乱的倒在工地的泥里。然后镜头切换到售楼厅。
  每一段访问结束后,对于被访者的定格拍摄耐人寻味,控制了叙述的节奏,如同一首诗中一句诗的提行。打羽毛球的男孩,滑着旱冰的小女孩,午后的篮球场,还有那些不变的表情和小动作。这些平凡的人物,或许我们都来不及细想,镜头的停留给了我们思索的时间,一张张脸后面的故事慢慢呈现。
  
  作为一个在成都生活了六年并且无法抑制地喜欢上这个城市的人,我觉得这电影并不是关于成都的。记忆中我只记得有个成飞132厂,曾多次试飞飞机在我中学上空轰轰作响,但这个420厂包括影片中的场景,除了那个电视塔,其他都没有熟悉的感觉。可能电影本身就不单单是对一个军工厂,一个城市的讲述吧。而在城市变迁进程中,相对于北京、重庆、香港等地,成都算是本土保育做的很不错的了。比如锦里的建立,不仅为旅客提供了一个感受古成都文化的地点,连不少成都本地人也是在锦里休闲娱乐的常客。
  
  既然身在香港,也不得不提一提香港的本土保育实在是糟糕。
  以前英殖民统治,当然不会重视本土文化保育。现在“港人治港”了,港府却还在用一种殖民思维在祸害自己的子民。大力推行单一的“中环价值”,令香港完全被商业消费文化这一主流意识形态所控制,其他小众思想难获表达和发展。难怪特首都说“做好呢份工”,香港人啊,你的价值观就仅仅限于“呢份工”。在世界的其他任何一个地方,很难想象,一个打着“做好呢份工”的口号的人,竟然能够获得大多数选票!
  就在我来香港的不长的两年内,香港政府就拆天星,拆皇后,拆利东街,拆老屋村。你每拆掉一个,拆掉的就是一段历史,一个童年,一个浪漫的故事,拆掉的是一个城市的集体记忆,拆掉的是对于一个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今天拆掉了一个建筑,明天就拆掉这个城市的信念,后天拆掉就是这个城市市民的祖宗们的骨架。
  香港的天空很宽、很蓝,我们却只能隔着玻璃窗欣赏。
  
  另外,朋友看完电影后感慨于电影拍摄的精致和音效的清晰,觉得很诡异。后来才知道原来24城的房地产商是电影的赞助商,顿时灰左,质疑导演动机。可细想电影本身,却又无可置疑。如今这个世界,文艺本身就只能在商业与权力的夹缝中求生存,诗歌如是,电影如是。这或许是一个时代的遗憾和悲哀。
  
  电影对于诗歌的引用也恰到好处。特此找来各诗句的出处,自己保留。
  
  《玻璃工厂》 欧阳江河
  
  一
  
  从看见到看见,中间只有玻璃。
  从脸到脸
  隔开是看不见的。
  在玻璃中,物质并不透明。
  整个玻璃工厂是一只巨大的眼珠,
  劳动是其中最黑的部分,
  它的白天在事物的核心闪耀。
  事物坚持了最初的泪水,
  就象鸟在一片纯光中坚持了阴影。
  以黑暗方式收回光芒,然后奉献。
  在到处都是玻璃的地方,
  玻璃已经不是它自己,而是
  一种精神。
  就像到处都是空气,空气近于不存在。
  
  二
  
  工厂附近是大海。
  对水的认识就是对玻璃的认识。
  凝固,寒冷,易碎,
  这些都是透明的代价。
  透明是一种神秘的、能看见波浪的语言,
  我在说出它的时候已经脱离了它,
  脱离了杯子、茶几、穿衣镜,所有这些
  具体的、成批生产的物质。
  但我又置身于物质的包围之中,
  生命被欲望充满。
  语言溢出,枯竭,在透明之前。
  语言就是飞翔,就是
  以空旷对空旷,以闪电对闪电。
  如此多的天空在飞鸟的躯体之外,
  而一只孤鸟的影子
  可以是光在海上的轻轻的擦痕。
  有什么东西从玻璃上划过,比影子更轻,
  比切口更深,比刀锋更难逾越。
  裂缝是看不见的。
  
  三
  
  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说出。
  语言和时间浑浊,泥沙俱下。
  一片盲目从中心散开。
  同样的经验也发生在玻璃内部。
  火焰的呼吸,火焰的心脏。
  所谓玻璃就是水在火焰里改变态度,
  就是两种精神相遇,
  两次毁灭进入同一永生。
  水经过火焰变成玻璃,
  变成零度以下的冷峻的燃烧,
  像一个真理或一种感情
  浅显,清晰,拒绝流动。
  在果实里,在大海深处,水从不流动。
  
  四
  
  那么这就是我看到的玻璃——
  依旧是石头,但已不再坚固。
  依旧是火焰,但已不复温暖。
  依旧是水,但既不柔软也不流逝。
  它是一些伤口但从不流血,
  它是一种声音但从不经过寂静。
  从失去到失去,这就是玻璃。
  语言和时间透明,
  付出高代价。
  
  五
  
  在同一工厂我看见三种玻璃:
  物态的,装饰的,象征的。
  人们告诉我玻璃的父亲是一些混乱的石头。
  在石头的空虚里,死亡并非终结,
  而是一种可改变的原始的事实。
  石头粉碎,玻璃诞生。
  这是真实的。但还有另一种真实
  把我引入另一种境界:从高处到高处。
  在那种真实里玻璃仅仅是水,是已经
  或正在变硬的、有骨头的、泼不掉的水,
  而火焰是彻骨的寒冷,
  并且最美丽的也最容易破碎。
  世间一切崇高的事物,以及
  事物的眼泪。
  -----------------------------------------------------
  
   《中国工人访谈录•二十四城记》 贾樟柯/侯丽君(受访工人)
  
  人有事做,老得慢一点。
  -----------------------------------------------------
  
   《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叶芝(爱尔兰)
  
  Though leaves are many, the root is one;
  Through all the lying days of my youth
  I swayed my leaves and flowers in the sun;
  Now I may wither into the truth.
  
  秋叶繁多,根只有一条;
  在我青春说谎的日子里,
  我在阳光下招摇;
  现在,我萎缩成真理。
  -----------------------------------------------------
  
   《红楼梦•葬花吟》 曹雪芹(清)
  
  怪侬底事倍伤神
  半为怜春半恼春
  -----------------------------------------------------
  
   《泼了的牛奶》 叶芝(爱尔兰)
  
  We that have done and thought,
  That have thought and done,
  Must ramble, and thin out
  Like milk spilt on a stone.
  
  我们曾经做过的和想过的,
  曾经想过的和做过的,
  必然漫开,渐渐地淡了
  象泼在石头上的牛奶。
  -----------------------------------------------------
  
   《本质》 万夏
  
  第一次和最后一次
  人终究不尽完善
  太多的机会都留在错误中
  我们却在幸福里得到进步
  
  说和做并非本质
  喝酒的时候口含一颗樱桃
  我们可能错读一本书
  认识一群内心脆弱的人物
  为那些被粉碎的东西伤心和痛哭
  这些也不是本质
  
  最高最完美的是一些残缺的部分
  我们完善的两次事件之间
  这一切又仅仅是过程
  你祈求和得到的
  仅我腐朽的一面
  就够你享用一生
  
  成都
  仅你消逝的一面
  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
  另外,“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花”这句诗的出处没有考察到。
  仅在百度知道上找到一句:“仅在罗念生《芙蓉城》里提到过,原始出处不详。”
  及其怀疑此诗的真实性,意境似乎是房地产开发商杜撰的。

2009年4月3日星期五

特區政府,你不該(仆街)!





立法會議員 黃毓民
主席,在日本,參議院在3月曾否決今年度的預算案。在香港,港大民調顯示只有百分之2 1受訪者表示滿意預算案,6成認為不會令經濟復原。但是,這個不得人心的財政預算案, 卻篤定在立法會得以通過。在這個不民主的議會,保皇黨當道,否決預算案的民意被打壓, 這是什麼議會?這就是踐踏民權的議會!這就是暴力制度化的議會!
預算案所顯示的理財觀念含糊不清,甚至誤導公眾。財政司司長強調採取所謂「反經濟週期 」開支政策,「反經濟週期」財政政策是凱恩斯學派的主張:在經濟不景時,以赤字預算, 大幅增加公共開支,刺激經濟活動。市民因此以為特區政府會以新思維面對新挑戰,但預算 案的內容,卻竟然是收縮開支,繼續做其守財奴,死抱「新自由主義」,仍然宣稱要審慎理 財,量入為出,令特區巨額儲備變成一個「黑洞」。財政司司長假借「反經濟週期」之名, 收縮開支為實,弄虛作假、蠱惑人心,施政手段如此不誠實,市民是否應該報警抓人,控告 你詐騙罪?
全球各國負責任的政府,才是真正採取「反經濟週期」財政政策,大幅增加公共開支,以紓 民困。祖國到如今投放四萬億、日本的預算則是破紀錄的7萬億港元(88.5萬億日元) 。同樣推崇「大市場、小政府」的新加坡,推出高達205億新元預算案,為建國44年來 最巨額的預算、赤字高達40%(85億新元),更破天荒動用國家儲備金中的49億新元 。 當全球大部份國家及地區,以歷史新高的開支或赤字預算,抵禦金融海嘯的時候,我們的特 區政府在做什麼?
我們的特區政府,竟然收縮實質公共開支超過150億(7.6%)! 當香港市民亟待開倉派米的時候,我們的特區政府在做什麼?他竟然大幅削減社區及對外事 務實質開支百分之57(補篇22頁),大削經濟實質開支百分之25.3,縮減教育實質 開支百分之23.1。 當新加坡破天荒動用國家儲備金的時候,我們的特區政府在干什麼?我們的特區政府坐擁1 萬5千億鉅額儲備,卻無視百萬窮人死活!
主席,我要指出預算案九宗罪。
第一宗罪,偏袒罪 請司長不要忘記,你去年在經濟好景時,削減了利得稅1%,令庫房收益減少54億元;今 年經濟不景氣,為何不將利得稅調回去年水平?政府這一種劫貧濟富的卑劣行為,正是在小 圈子選舉的制度之下的專權政府才敢如此的幹! 今年度各項收益都在減少,政府若否認官商勾結的事實,應該追加利得稅和薪俸稅標準稅率 1%,將有關收入用於社會福利開支,改善弱勢社群的生活。
第二宗罪,縱容罪 中信泰富事件爆發之後,政府拖拖拉拉,到現在亦沒有任何回購東西隧道的方案。財政預算 案亦看不到政府有任何在這方面的承諾。領滙欺壓屋邨小商戶數年,在經濟困局中,更令很 多小商戶瀕臨結業邊緣。特區政府為何繼續縱容領滙作惡?
第三宗罪,欺騙罪 預算案揚言以保就業為首要目標。撥款16億,說要創造6萬2千個就業機會,實情卻是當 中4萬4千個是來自政府各種原有就業或實習計劃,並非新創造的職位;另外4千個,則是 踐踏大學生尊嚴的實習計劃名額。6萬2千減去4萬8千,只有1萬4千個新創職位,相對 17萬的失業大軍,無疑是杯水車薪。更加令人憤慨的是,這些工作及實習機會,並非即時 到位,需分3年才落實。 更加不堪的是,曾俊華漠視女性的失業問題。面對當前難關,請問司長可知道,有多少家庭 主婦需要重投勞動市場?這份預算案,卻沒有片言隻字,考慮勞工婦女的就業需要。所謂保 就業,根本就是說謊!
第四宗罪、壓迫罪 實習計劃最大的問題,是將大學生工資壓低至4000元,不但踐踏大學生的尊嚴,更進一 步產生骨牌效應,令到就業市場中,具副學士、高級文憑、中七、中五學歷的青年人,處於 一個極不利的位置,政府推波助瀾,壓低工資水平,可謂荒謬之極! 實習計劃也玩弄尚未制定的最低工資水平,如果4000元就可聘請大學生,那麼,最低工 資立法進行諮詢時,豈不是進一步降低工資水平?政府此舉真是用心可誅! 如果政府真的體恤大學生及各階層的就業人士,就不應將實習計劃的工資壓低,同時也應暫 緩各種學生貸款的還款期,並取消免入息審查貸款的風險利率。
第五宗罪、歧視罪 政府瘋狂加煙稅百份之50,立即造成階級歧視,藉打造「紅酒中心」為名,去年預算案全 面豁免紅酒稅,令富豪高官可以肆意「品紅」。抽煙和化喝酒同樣有害身心,政府卻「厚酒 薄煙」。醉酒駕駛殺人,政府卻又不會說為了愛惜市民生命,而去加酒稅。雙重標準,何等 不堪。
第六宗罪、虐待罪 長者院舍宿位嚴重不足,過去五年,已經有7,638人在輪候護養院宿位期間死亡。現時 共有18000及6400位長者,分別輪候「護理安老院」及「護養院」宿位,輪候時間 分別為三年到四年不等。 可憐的香港老人,等到死也輪不到一個安身之地,講到老人等死,令我想起1983年的日 本電影《猶山節考》,說的是貧窮農村的老人,要被兒女背上荒山,然後留在山上餓死或者 冷死,想不到電影的悲情,原來在香港天天上演! 長者為香港貢獻一生,不但未能分享繁榮的成果,更因政策的僵化保守,高官的麻木不仁, 未能有尊嚴地安享晚年,7千多位長者未輪到宿位已身故,這是特區政府之恥,更是香港之 恥!
第七宗罪、吝嗇罪 政府去年在交通支援的政策,是讓屯門、元朗、北區及離島四區受惠。在當前經濟困局下, 拒絕將之擴展至十八區。另外,在網上學習已變成必不可少的情況下,政府仍然拒絕資助貧 困學童的上網費,低收入家庭的小孩子受阻於數碼鴻溝,學習機會不平等,階級流動不再可 能,形成世襲貧窮。
第八宗罪、冷血罪 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香港的失業率已攀升至最近的百分之5,失業人數增至17萬。單在 2008年內就有4萬3千家公司倒閉,比2007年上升百分之14。社民連早在2月3 日與曾俊華會面,要求政府設立失業援助金,政府卻當耳邊風。政府睜大眼睛看到大量失業 人士陷入困境,竟然袖手旁觀。究竟是想迫死失業人士,還是想引火自焚,叫失業人士上街 暴動?
第九宗罪、守財罪 社民連要求政府向香港居民發放港幣5000元現金,總額約300億港元。這筆款項僅佔 政府總儲備百份之二,但已可達至多種效果:1. 社會最底層者的生活立時獲得改善;2. 促進中下階層消費,增強市面對經濟前景之信心;3. 服務零售等行業將直接受惠,減輕行業裁員壓力,繼而緩減經濟衰退對市民的壓力;及4. 民間理財及消費所形成的乘數效應,比政府更有效地增值。付出相對較小的經濟誘因,換來 社會更大幅度的財富增長。
澳門兩度派現金,台灣也發消費劵,泰國、日本也有類似救人救市措施。只有香港特區政府 ,死抱豐厚儲備不放,但知聚斂而不知濟民於水火,此行徑直如孟子云:庖有肥肉,廄有肥 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曾俊華必須向全港市民交代:政府搜聚民脂民 膏,成就龐大儲備,百年一遇災難降臨之際不用,更待何時?
財政司長在預算案末段引用一位德國神學家的話,以示要為下一代人負責。德國的神學家, 不論是曾組織暗殺希特拉的潘霍華(D. Bonhoffer)、反對教會向國家投誠的巴特(Karl Barth)、批判納粹德國的田立克(Paul Tillich)、站在工人一邊的尼布爾(Reinhold Neihbur)、反對信仰私人化道德化的默茨(J-B Metz),及以「希望神學」聞名於世的莫特曼(Jurgen Moltmann),皆誠實面對人民的處境,不會因為僵化的道德教條及虛假的說詞散佈 假希望。明明是無視百萬窮人死活的財政預算案,反而砌詞狡辯說為年青人著想,這是假先 知的作為!
請曾俊華不要濫用神學家之名,為垃圾政策粉飾,侮辱神學家。 現在已經是危急存亡之秋,你們這一群高薪厚祿的庸官,你們真的很「不該」啊!你們對我 們幹了「不該」的事,讓我們變成了poor guy! 曾蔭權,你不該;曾俊華,你不該,特區政府,你們都很不該!都說香港高薪養廉,事實擺 在眼前,這是高薪養庸!納稅人花了一大筆冤枉錢,竟然養了一大批庸官! 所謂不賢者而居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香港人何辜,要受這種惡罪!曾俊華,你不但是庸 官,你還是一個大貪官!曾俊華你是一個大貪官!你貪的不是錢,你貪的是身在權位的安逸 !你貪圖安逸,不肯在這危急關頭,對香港人作出應有的承擔!你真的太不該啦! 主席,我謹此陳詞。
財政預算案二讀辯論講辭
2009年4月2日

忙里偷閑的更新——吐露詩社&天天向上

做pro做得想死,忙里偷閑的更新。
懷念曾經總是閑里偷忙的更新。

長話短說。
首先是去年加入了吐露詩社。
不得不說我和吐露詩社的緣分先。
吐露詩社可以說是我知道的第一個香港中文大學的社團。
原因是高三的時候在《星星》上看到一期介紹吐露詩社與北島舉辦詩歌朗誦會。
想想也就兩年前,當時覺得能和北島一起搞朗誦會是一件神奇的事情,絕想不到如今已經每周去上北島的課,了解中國與國際現代詩歌發展史。也絕想不到能參加《今天》三十周年紀念詩歌音樂會,能見到那些當年僅存在于傳說中的人物:芒克,舒婷,柏樺,余華,歐陽江河,翟永明。
想不到如今加入吐露詩社做了副社長。這是我與詩歌的緣分,與吐露詩社的緣分,而這種緣分還在繼續,還在延續下去。

前日受到電話。說是湖南衛視有一個《天天向上》欄目要做一個關于大學生詩社的節目。
找了香港中文大學吐露詩社,北大詩社,廈大詩社,臺灣輔仁大學詩社。
跟社長簡單討論以后決定進軍湖南。不為這個節目,我們詩社的人看了這個節目都覺得很惡心(一邊看一邊鬧人 —— kitty語),但沖著能接觸到兩岸山地知名大學的其他幾間詩社,我們也就忍了。
此次出行十分匆忙,今天與電視臺負責人講了一下午,確定了行程,節目大致形式。當然,電視臺肯定要包吃包住包機票。
后天出發,詩社的另一社員會去幫我應付電視臺那邊的事情,我的任務就是要到其他詩社的contact,然后與他們商量搞夏季兩岸三地詩歌交流會的事情。
最近忙死,才寫完兩個變態的program,還有3個project,2個assignment,1個final paper,下周就due你媽的了。沒時間去上課了,但是還有兩周就奔赴final戰場了。我覺得GPA起碼要過三,不然老子的pro再牛逼卻連門檻都過不到。

2009年3月25日星期三

先有中国不高兴,然后中国不知道

有时在博客推荐电影,但很少会推荐书,因为现在没人喜欢看书,大家都是消费文化的牺牲者,简称脑残。

今天推荐一本书。《中国不高兴》。
此书相当重口味,大家慎重阅读。
今年才出版的,三十元一本,相当贵重的擦屁股纸,送给“上尚下黑”妈妈60周年的最佳生日礼物。
摘抄几段,保证把想睡的你雷的一愣一愣的。

爱迪生的一大工作就是想方设法发明可以在白天用电的民用电器,例如留声机。虽然现在我们说,这些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但是,他的指导思想在今天看来却是错的,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指导思想延伸到现在,其中一个结果就是,发达国家夜间灯火辉煌的美丽景象,背后就是电力公司希望大家多多用电,它才好多多赚钱……白天睡觉晚上享受夜生活,已经是发达国家带给世界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不能改掉?以前世界各地销售商品的商店规模都很小,自从美国建起了大型商场,这种方式已经成为必然的模式。大型商场之所以能够出现,也是因为电力照明的原因。如果没有电力照明,大型商场里面就会很暗……这类高消耗的物质享受生活方式,即将彻底毁灭中国人几千年养成的节约习惯。

第一个钻木取火的人是他妈的混帐,他没有意识到,地球资源是有限的,这种知道思想延伸到现在,其中一个结果就是,所有国家到处都是烧烤的抽烟的放鞭炮烧CCTV的,背后就是火柴打火机烟花公司希望大家多多点火,它才好多多赚钱。哦也。

其实包括毒牛奶也是同样的问题,毒牛奶这个事情,如果往深了追,是不是当初有人一厢情愿规定我们的牛奶标准应该按照欧盟的标准来制定呢?按照那个标准,我们有欧盟那么好的、含蛋白高的牧草吗?标准高,没有原料,只好造假。

太牛逼了,没说的了,“只好造假”。

中国人在这100多年里打了多少仗,上演了多少大戏剧,西方、美国怎么可能跟中国比呢?

东东主席不废一兵一卒三年内造成大约3000万人非正常死亡,确实世界历史上都没得比。(补充资料(来自wikipedia):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国家61个,历时6年,死亡人数约5500万,其中中国1000万-1200万。全世界用尽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赶紧赶紧杀人还是不如老毛快啊!)

中国的性格十分怪异,除了喜欢不高兴,还喜欢不知道。

Youtube被封 中國說不知道(来自BBC中文网)

流亡藏人組織利用Youtube發放信息
在中國多數地區,網民突然無法登錄Youtube網站。但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他並不知道這件事情。

Youtube 網上有數個有關西藏喇嘛被中國武警毆打的畫面。

中國曾經多次封鎖帶有被其視為"不當內容"的網站。

最近有流亡藏人組織在Youtube播出大批中國軍警衝入喇嘛寺、軍警毆打、逮捕藏人,還有武警毆打一名趴伏在地上的喇嘛。

畫面上的武警還對這名喇嘛腳□、並且勒住這名喇嘛的脖子。同時被武警毆打的還包括另外一群男子。

雙手被綁的這些男子,從畫面上看似乎已經昏迷不醒。BBC中文部查閱部分錄像,其中一些錄像明顯地是新舊錄像混用,很難確定拍攝時間和地點。

中國一直說,去年西藏動亂期間,官方採取的是合法、合理的處置手段。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則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國有3億網民、1億博客,這顯示中國是開放的。

不過,秦剛也說,中國的互聯網是開放的,但是也需要依法管理,以免散播"有害信息",而為了國家安全,互聯網也是需要有所管理的。

秦剛表示,他並不知道Youtube是否被封的事情。
外電報道說,中國政府從今年1月開始整頓互聯網。

行動當中,當局關閉了數百個網站。其中包括了數個頗受歡迎的博客網站還有數個受到藏人歡迎的網站。

一些調查報告則說,包括BBC中文網在內的一些網站仍然無法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供中國網民自行瀏覽。



不得不说,我太喜欢秦刚这小子了,从今天起,我订阅了“秦刚”的google新闻快讯,希望总能在第一时间收到这家伙的语录。我爱你,发炎人。

中国为什么不高兴,因为中国上不了youtube,而且中国还不知道。

2009年3月23日星期一

怀疑生活

怀疑生活

隔壁老王常對我講
年輕時他也與我一樣狂
要上天入地闖蕩東西自由自在的活著
后來累了老了碰壁了唯唯諾諾了不敢與自己談心了
生活永遠都是舊的二手的是別人賜予的是吐得一片狼藉的
然后惡心了不快樂了漸漸也麻木了反正無所謂了
于是咬緊牙關地活著
有天牙關出血了
從此不能再笑
于是腳踏實地地活著
有天車禍撞斷腿了
從此無路可逃

一個聲音常對我說
去忙碌 去頭破血流吧
去追逐 去勾心斗角吧
隔壁面無表情的老王就是
你的未來

2009.3

血的流浪

血的流浪

起初,血的流浪
只是與某女子的
一個玩笑,
一個約定或一個承諾。
血像囚徒一樣被放逐,
在勞役的苦行中短暫釋放,
卻總逃不出滴散聚合
——被圈養的愛情。

后來,女子和血都流浪了。
她們抽離的只是我右臂的溫度,
為何引得全身都僵硬都發冷?
又或許是我流浪了。
但無論流浪的是誰,
都是因為我們的血里
慘太多水。

2009.3

2009年3月8日星期日

这小子终于出语录了

来自:https://www.cuihua.org/wiki/index.php/%E7%A7%A6%E5%88%9A%E8%AF%AD%E5%BD%95

关于沃维汉案
问答原文
2008年11月27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欧盟等就沃维汉案发表声明答记者问[2]。

记者问:欧盟和奥地利日前发表声明,对沃维汉被执行死刑表示强烈不满,称中方的做法破坏了人权对话应有的互信和相互尊重,将对人权对话产生破坏性后果。美方也对沃案表示关切。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秦刚答:中国是法治国家。沃是中国公民,其罪行证据确凿,中国司法机关依法作出判决,这完全是中国司法主权范围内的事情。此案审判程序公正,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的各项诉讼权利。

欧盟等对中国司法部门依法作出的判决说三道四,粗暴干涉了中国司法,践踏了法治精神,损害了双方人权对话健康发展的基础。我们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方敦促欧盟等立即纠正错误,停止一切干涉别国司法的言行。

各方看法
案件的简要描述:

2005年,沃维汉在北京遭逮捕,被控在1989年到2003年间将中国军事情报提供给台湾
2007年5月,在不对外公开的审判中,沃维汉被判死刑
2008年2月,沃维汉上诉被驳回,家人展开救援
2008年11月18日,法院通知伍的家人7天内申请探视,显示最高人民法院已批准其死刑执行
2008年11月28日,沃维汉被处决,此前其女儿奥地利籍的陈然得到四年来唯一一次探视机会
国际特赦组织昨表示,伍维汉未经公平审判,是在没有律师陪同下被迫供认罪行,中国政府应停止执行死刑[3]。

关于枪与玫瑰乐队的中国民主专辑
问答原文
2008年11月25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例行记者会,就六方会谈、中美关系等问题答问。

记者问:“美国一个乐队‘枪与玫瑰’发行了一张名为《中国民主》的新专辑,中方对此有何反应?”

秦刚答:“据我了解,很多人不喜欢这类音乐,因为它太嘈杂,噪音太大。我想你应该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了吧?”

各方看法
对此,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小峰表示:我还未成年[4]。他还引用英国重金属杂志《Kerrang!》的一本重金属百科封面上有一句话:“If it’s too loud,you’re too old!”如果你觉得它太吵,就说明你太老!

成都商报田德政认为[5]:“秦刚的巧妙回答,让我们看出我们的政治气氛正在日渐宽松,我们的民主心态正日渐成熟,我们正在摆脱那种对外界看法过敏的小家子气,在民主的道路上所表现出来的自信与豁达。秦刚的发言,也让我们看出来,原来政治也可以这样轻松!”

有天涯网友认为秦刚先生不适合外交部发言人的位置,并给出三个他认为更妥当的回答[6]:

标准模式:“您提到的这个音乐专辑我还没有听过,我个人更喜欢贝多芬。我们欢迎国际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国的关注。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的巨大进步,国际社会有目共睹。我们也欢迎对中国还缺乏了解的人们到中国来,亲身体验一下。”
轻松模式:“我祝愿这张专辑能够有不错的销量。顺便问一句,记者先生您不是在这家唱片公司做兼职吧?”
不满模式:“艺术家们有创作的自由,但是,我们认为前提应当是尊重事实,不能混淆视听,误导公众。”
牛博网友痴汉王昊轩 [218.79.56.*] @ 2008-11-29 17:35:06 表示中国哪天民主了,就有会亡国灭种的危险。有人安慰他道:亡就亡了吧,这么个鸡巴国。亡了大清国,不是还有中华民国吗?[7]

关于中国履行《禁止酷刑公约》情况的报告
问答原文
2008年11月25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例行记者会,就六方会谈、中美关系等问题答问。

记者问:上周五,禁止酷刑委员会公布审议中国履行《禁止酷刑公约》情况的报告。我知道你们已经在网站上发表了声明。你能否解释中国为何反对这份报告的结论?

秦刚答:上周末,我们已经就此问题作出了一个全面的回应。我们认为这样的报告总体上是不客观、不公正、不公平的,审议委员会个别委员对中国抱着根深蒂固的偏见,无视中国政府近年来在保护人权、反对酷刑这些领域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积极成果和进展,把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甚至是无稽之谈加入报告中。对这样的报告,我们是不能接受的。

我举几个例子,看看这份报告如何对中国政府进行不实指责、诬蔑攻击,并提出无理的要求。它诬蔑中国政府对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进行“打压”,攻击中国政府和西藏当地政府在处理“3·14”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过程中“过分使用武力和虐待 ”,还妄称达赖指定的所谓“班禅转世灵童”被“强迫失踪”等等,这些都是没有任何客观依据的谎言,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把这样一些东西硬塞进这样一个报告,当然会引起我们的不满和反对。

各方看法
关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人权纪录的批评
问答原文
记者问: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人权纪录,特别是对中国政府处理拉萨事件持批评态度。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秦刚答:我们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批评和指责。

众所周知,中国这些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人权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依法享有的各项人权和基本自由是前所未有的。你生活在中国,一定能够体会到中国当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依法享受的权利和自由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通过这次地震灾害,你也可以看到,中国政府“以人为本”进行抗灾救灾。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社会各界,举全国之力投入到救灾行动中。这正是中国政府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充分体现。

至于你提到的在西藏发生的3·14事件是一起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了。在这两个多月中,我们多次阐明了我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中方有关部门、西藏自治区政府依法处置暴力犯罪事件,正是为了维护法律尊严,为了维护包括西藏同胞在内的各族人民的人权。我也希望国际上有关人员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的人权状况,尊重事实,放弃偏见。

各方看法
关于欧洲议会授予胡嘉“萨哈罗夫奖”
问答原文
记者问:10月23日,欧洲议会宣布授予胡嘉“萨哈罗夫奖”。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秦刚答:胡嘉系因犯有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中国司法机关依法判处徒刑的犯罪分子。欧洲议会某些人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授予其“萨哈罗夫奖”,完全是颠倒是非,充分暴露了他们粗暴干涉中国内部事务和侵犯中国司法主权的政治图谋。我们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他们的行径绝不能改变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事实,也蒙蔽不了欧洲各国人民。[8]

各方看法
参考文献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谈话栏目
↑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欧盟等就沃维汉案发表声明答记者问
↑ 蘋果日報:被控台諜 生化學家今將處決
↑ 不许联想博客:我还未成年
↑ 田德政:看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谈枪炮玫瑰
↑ 『天涯杂谈』敦请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先生“下课”
↑ 皮赛罗: Chinese Democracy
↑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欧洲议会授予胡嘉“萨哈罗夫奖”答记者问

2009年3月5日星期四

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 slumdog millionaire

很抱歉,我又迟钝了。我的更新速度总是跟不上潮流。

上周很忙,这周还好,下周继续忙,然后再过一个月就期末考试了,哦也。



《slumdog millionaire》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虽然奥斯卡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而且这个片子不排除有点带入意识形态的东西在里面。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个片子并不浪得虚名。

片子开头就给了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平民窟里面的混混可以成为百万富翁,最后给了个答案,说it is written.这个答案非常不能令人满意。

一个电影,表现了平民窟里的众生百态,牵涉进了宗教冲突,阶级压迫,地痞流氓,利欲诱惑和爱弟弟在心口难开等等,最后绕了一圈回来说it is written.这就是,命!这是多么令人绝望啊,一种对社会的无力感,对世界的隔离感,对自己的孤独感,都在这个“命”里面让人觉得毫无希望和新的转机。我宁愿相信it is written是剧情需要的意思。这让我把电影从现实中抽离出来的同时,也抽离出这种对命运的绝望。

在我看来,这个最后连蒙带猜赢了钱的男主角靠的是两样东西:运气,经历。运气人人都有的,只是分配不太均匀,没在关键的时候砸在你头上你只能“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回家睡大觉”。经历却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东西,有时是强逼给你的,有时是你自己找的。你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想吸取生命的精华,让生命更丰盛,爱与恨,苦与笑,都是经历;而不是凡事追求稳定不变,都头来临死才发现自己没有真正活过。

当然片中男主角所经历的,有太多的苦难。如果一个真人自幼经历那么多苦难还能依然活得坚强、活得固执、活得健康、活得有爱,那他就不是人,他是神;他不是百万富翁,是甘地,是曼德拉,是奥巴马。当然,我也相信片中所演的贫民窟遭遇都是这个世界上真实存在的,只是发生在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人身上,就像《索多玛120天》里面的所有恶心事,都是这个世界上看了这电影觉得恶心的人类以前自己亲手干过的一样。(我早已对这个残酷无情冰冷的世界上的这些发展缓慢的傻逼们无比的失望,但我仍然不遗余力的拯救一个算一个。)

对于这些苦难,我们很幸运,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希望永远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对于这个论点,我从小都坚信不疑,但我那知识分子母亲居然对此怀疑,她觉得人应该受苦难的折磨,给我说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对于“人上人”我再插一句,我更喜欢在下面的体位)。在与我多次口舌交锋后,终于被我说服,不再拿这套弱智理论教育我。)但是既然苦难发生这世上,发生在有的人身上,作为幸运者,甚至是既得利益者,如果你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趣味的人,你会发现你对这种人类自身的苦难有着不可抑制的同情;如果你不知道为什么,请你问罗素和海明威去。如果你不是一个像我一样的国际主义战士,那请你保持沉默,你不明白别人为什么比你牛逼,你就应该去搞清楚为什么,不然你一说话就表现出你的傻逼。这让我想起今天跟一个朋友说起非洲做义工的事,旁边一人插嘴说,干嘛去非洲啊。我随口答了句,非洲好。他说,好什么啊?我以为他有高见,正要洗耳恭听,他突然加了一句,我觉得美国都没什么好,那么多枪杀案。我突然醒悟过来,傻逼都是自证的。

说回这电影。从电影的角度来说,这电影配乐很好,叙事方式也有新意,把一个苦难的经历和这个物质世界的一个傻逼电视节目联系起来,让我们看到许多残疾的脑袋在电视机前转悠,赤裸裸的讽刺。排开it is written把整部电影的立意下降了一个档次以外,片子本身令人满意。



拓展阅读: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60955/30404?orgin=index

无题 或又一年,三月来袭

无题
——给你或我自己,或又一年,三月来袭

寒风吹开宫粉羊蹄甲的力量
催开我的绿色年华
棱镜折射色彩的力量
是时间的记录者
春天的切片如爱恋在峭壁生长
不提及玫瑰是怎样被冬天的疾病
压弯了高贵的头

我在记忆的暴行下行船
与风暴中的同行者交换欢乐的碎片
罗盘转动,水手逃入劳碌的帆
却染上虚无的流感

面对镜子,陌生人低头数数苦杏仁
通往内核的道路如指纹令人晕眩
让杏仁溶进我的伏特加酒一饮而尽

让我变苦
让我苦进这杏仁中
让来年的三月挖我出来再数一遍

2009.3.4
感谢迪兰和策兰,你们两个兰,是我裹尸布的帆

2009年3月3日星期二

南充一夜

南充一夜

黑色的野兽面目狰狞
在夜的庇护下吞噬星空
风 比夜更黑
摇晃的路灯忽明忽暗
我与青烟为伴饮尽这鲜红的冰血
饮尽那圆脸爱笑的姑娘
这一夜 我吐了一地
呕吐物埋下的情种
在向深沉的大地告别

2009.1.29

2009年2月25日星期三

四百个孩子在天上

四百个孩子在天上

1
四百个孩子在天上
用橡皮把唯一的云擦成泪水
落在地上

2
死海里最后一滴黑墨汁
把国家和民族的兴亡
刻在狭窄的舢舨上

3
四百个孩子在天上
趴在在属于自己的画板上
四百支铅笔淡淡的勾出一个孩子
他没有颜色,也没有历史
他的欢乐,他的自由
天空蔚蓝树叶淡绿,无边无际

4
一个瓦砾中下葬的母亲
把手伸向夭折的儿子
用力吐出最后一口浓痰
和平跪死在墙上

5
天空保持他可耻的缄默
任黑夜和雷电统治着黎明
暴风雨摩擦着正义的枯枝
童年被撕得粉碎

6
四百个孩子在天上
用彩色的笔戳穿黑夜成星
那是他们凝视的眼睛

2009.2

2009年2月10日星期二

葬花

葬花

从顶部开始,坟头
爬满了花的尸体
狮子亭外,你摒住呼吸
一抬起头,天空就会崩溃
这个下坠的春天杀死你的洁白,在夜里

无需上妆,就已经足够艳丽
你以为虔诚于天空,就可以追随风
纷飞的姿态,永远找不到停息的地方
天空的遗留物,在夜里烧焦
坠落,远去的天空

你把自己埋在土里,比夜更深
在秋天,又将与月色成亲
未圆湖畔歌声四起

2009.2.7

2009年2月7日星期六

新年过后

又是好久没更新博客了。
这个春节异常奔波,没来得及更新。
春节后的以第一个星期异常充实,又忘了更新。
后面的日程各种功课考试project接踵而至,再不更新就没得更新。


春节辗转几个地方,家里很闷,南充很冷,三亚很暖,成都时光很飞逝。
想看的志林姐姐的《赤壁》一直没时间去看。据说很好看的《疯狂的赛车》也没看。
看了《叶问》《非诚勿扰》《澳大利亚》。
看了的都觉得还不错,想不到各种影评居然比我还嘴臭比我挑剔比我还放不下臭架子。
《叶文》一片算是国产片中难得的把民族情绪拿捏的还算说的过去的片子。为了电影效果把咏春拳搞得有点花哨,武打场面还算精彩。比较诡异的是,日占时期,都穷得吃红薯了,叶文和他家的小美女还穿着华丽的羊毛衫。难道是我们这个民族好面子的劣根性?
《非诚勿扰》好看在于葛优及其对白。如果有一天我要教授搭讪学,这部片子一定作为案例分析。一个优秀的搭讪犯就要像葛优片中那样,对什么人什么话都能接上来,而且不失自己的本色与框架。一直觉得冯小刚在对葛优这个演员的使用上,有点不能尽其所能,《活着》里面的葛优一直不能被冯小刚使出来。还有,网上有人拿冯小刚抄袭彭浩翔的“分歧终端机”说事,彭导和冯导一直是合作关系,这事彭导也解释了。彭导的《AV》在我眼中是香港青春励志片头的首推,如果你只从中看到了“分歧终端机”,那可能是你的问题。另外,北海道风光确实不错。正如恒春之于《海角七号》。
《澳大利亚》是一部名字没有取好的好片。这就好比《非诚勿扰》不能取个名字叫《中国》一样。片中的男女关系并不能表达澳大利亚历史上的某种情节,就像曹操和小乔的情爱关系并不能象征三国时期的复杂性。话说回来,男主角在有胡子的时候很有型,刷白了脸以后就有点不伦不类,这让我想到曾经地下音乐的翘楚“小酒馆”转而像主流文化屈服的趋势,which让我回到成都也不敢再去芳草街面对她。


顺便提一下就是一直想去南美或者非洲。最近找到一些机会。我再考虑考虑。
有时候特别期待未来,即使未来还完全不靠谱。
是不是人在有些沮丧,有些无奈的时候,都会有这些表现?

2009年1月15日星期四

无非

无非

这无非是一个黑色的弹孔
却从中流出血淋淋的仇恨
这无非是一具腐烂的残肢
却让和平的瓦砾在火光中再死一次
这无非是一篇来自白宫的讣告
却要把屠刀杀向无数人的头顶
这无非是一次指向恐怖的发难
却让屠杀者的山羊面孔被饕餮咬得自悲
这无非是一个民族的走出奥斯威辛的复兴
却把另一个民族引向焚化炉的灾难
这无非是一首写过上千次的诗
却还要被无用的再写一遍

2009.1

2009年1月10日星期六

这一夜,很不容易

这一夜,很不容易

这一夜,很不容易
容纳了那些属于夜的拥挤与尖叫
笑容在记忆的墙上血迹斑驳
满月的繁星这样的夜
这样的夜很不容易

一个人的晚餐总嫌太热闹虽然热闹
也不容易,这一夜要热闹
很不容易
声音太吵茶太冷菜太难吃于是回去
回去太难
都回不去的 都
不止这些,这一夜要回去
很不容易

这一夜,很不容易
容纳了那些只有我们的夜
只有我们但是只有我的不容易
这一夜,很不容易
容纳了那些挂在树上闪闪的糖果
伸手却够不到
千百个水晶的手鼓
在伤害这样的夜
抓不到人影中粗厚的声线
一个声音在说
满月的繁星这样的夜
很不容易
像呼唤你的名字
一百遍

2009年1月2日星期五

与你有关 如期而至 归程

与你有关

我说看啊那山里有什么
我说听啊那水流向哪里
我说城市和村庄靠得多么的近
我说只停两分钟的小站多么不起眼
其实我都是在说你

我说那杉树站在云端是在说你
说那花草无聊的争执是在说你
说飞鸟翅膀多么巨大也是在说你
怪石奇云那天上之火
其实我都是在说你

我说那星空 那街灯 那路边的长椅 都与你有关
我不得不承认
夜里我数亮的最后一颗星与你有关
清晨指尖碰落的第一滴露珠也与你有关

2009.1.1 于庐山,拾阶登顶,言已成诗


如期而至

泉水清脆地敲打着顽石
梵音没有如期而至

冰霜的暴行把车窗麻醉
终点没有如期而至

风把文字吹得四散
诗没有如期而至

诗人设想着重建星空的可能
你没有如期而至

2009.1.1 于庐山,梵音泉


归程

火车呼啸而过
你还想尝试数清
那擦肩而过的路灯
默默地记住它们
仿佛凭借这点点踪影
就不会迷失在另一个梦里

你信仰般追随着路灯
以火车追随铁轨的忠诚

2009.1.1夜 于九江至深圳火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