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星期六

印度微型貸款爆次按式危機

印度微型貸款爆次按式危機
同類扶貧模式曾獲諾獎

2010-10-30
 
【明報專訊】微型貸款(microlending)這扶貧方式,近年在亞洲大行其道,印度的微型貸款市場近年更迅速膨脹,吸引不少國際資金投資。但部分微型貸款商的不良借貸手法在印度南部掀起金融風暴,在地方官員鼓勵下,當地民眾更爆發「拖數潮」,令壞帳率一向極低的微型貸款業瀕臨崩潰,爆發類似美國次按的危機 。
政府拘借貸商 促民眾拖數

由孟加拉人尤努斯(Muhammad Yunus)倡導的微型貸款,本意是向被銀行拒諸門外的窮人提供小額信貸,協助他們脫貧,尤努斯更因此獲諾貝爾和平獎,促成近年不少人參與大搞微型借貸。但在印度南部安得拉邦,當地政府近日指很多微型貸款商徵收高昂利率、濫發貸款,令民眾受害,更敦促千計借款人勿還錢。有些官員更以「滋擾民眾」為名,拘捕借貸商職員,以「保護貧民免受高息及放債商滋擾」。
 

官員聲稱70人因欠債自殺

安得拉邦官員聲稱,當地已有70人,因微型貸款債台高築而自殺。安得拉邦上周突然頒令限制微型貸款商活動,雖然法院本周暫緩法令,但微型貸款商稱,近半負債者仍拒絕還債。有時債務人想還錢,也被地方官員勸阻。一名地方官說﹕「我向他們說,沒有錢就不用還。我眼見他們為分期還錢而要變賣嫁妝,為何他們要這樣?那些貸款並未令大家日子好過。」安得拉邦的微型貸款市場佔印度總體市場30%,該邦被視為印度微型貸款風向標。

印度最大微型貸款商SKS Microfinance(簡稱SKS),8月才在孟買交易所上市,股價一度大漲六成。SKS創辦人兼主席阿庫拉(Vikram Akula)承認,今次危機恐令他們的放貸活動重創。《華爾街日報》形容,今次印度的微型貸款危機,與美國次按危機相似。微型貸款及次按針對的,都是被傳統銀行業忽視的「次級」客戶。隨着微型貸款市場擴大,吸引國際資金投資,情况一如次按當年盛况。SKS今夏上市集資3.5億美元,正反映行情看漲。但如次按一樣,微型貸款商一些不良借貸手法,亦引起政客及監管機構關注。
 

微型貸款商高息借貸惹關注

窮人很多時因為借不到錢而要向大耳窿借錢,是以微型貸款的出現備受歡迎,但因為貸款對象多居於偏遠地區,行政費高昂,部分微型貸款商收取的利息也很高,有時甚至每年高達25%至100%。目前一些大型微型借貸商已同意將利息上限設在24%,並成立基金為還款出問題的人安排貸款。但微型借貨商對政府打壓感不滿,指很多自殺個案都與微型貸款無關。

微型貸款的還款率迄今仍非常高,但安得拉邦拒還錢的抗議活動,卻可能標誌着改變,危及近年投資微型貸款的國際資金。印度及國際主流銀行今年為超過40億美元的微型貸款提供支持,私募基金去年投資印度微型貸款的資金亦超過2.5億美元。
 
 
 
 
微型貸款之父轟「掛羊頭賣狗肉」
2010-10-30
 
【明報專訊】現時全球約有1.5億人從微型貸款商借錢,平均信貸在200美元以下,市場達300億美元,而且還在不斷增長,吸引不少微型貸款商加入。但微型貸款之父、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就指摘他們辦微型貸款,根本是「掛羊頭賣狗肉」,背離原本宗旨。
 

指把窮人變投資者圖利對象

尤努斯上月出席世銀一論壇時,便當面狠批SKS創辦人兼主席阿庫拉。阿庫拉稱自己視尤努斯為偶像,但尤努斯老實不客氣訓斥他﹕「先弄清楚微型貸款是什麼,那就是向最窮的一群,在毋須抵押品下借錢給他們自僱產生收入,助他們脫貧。若你不是,就請你用別的字眼,不要混淆視聽,否則大耳窿也可宣稱自己在搞微型貸款。」阿庫拉則辯稱,自己也是抱同樣宗旨,只是微型貸款方式不同。阿庫拉稱向市場集資更有效率,擴充得更快,增加利潤降低利息。但尤努斯直言這是「歧途」,不應把窮人變成投資者圖利的對象。

由於微型貸款向偏遠地區貧民,提供了大耳窿以外的選擇,大受歡迎。但一些經濟學家卻懷疑這些小額貸款能否幫民眾脫貧。在印度一些地區,有微型貸款商便向民眾濫發貸款,借款超出民眾償還能力。
 

福布斯

2010年10月27日星期三

Jessica Jackley: Poverty, money -- and love

从东海到南海 - FT中文网

从东海到南海

2010年10月17日星期日

今日TEDToChina上海沙龙摘要

视频直播网址点击这里
TED to China 官方twitter: @tedtochina
TED官方网站点这里

第一个讲者张敏,携程海外市场拓展部的负责人。
分享了携程对于消费者的重视,和对创新理念的关注。但张敏说,可能很多创新都可以赚钱,但会有大钱和小钱的区别,所以取舍,prioritize是个关键。
没有一个伟大的创新刚开始就看起来像个伟大的创新,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第三位讲者方方国际教育工作室的创始人--郭涵芳。
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有3个阶段,第一步在black box里,不知道自己要往什么方向走,不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第二步是box fitter,把自己塑造成某个行业的标准人才。第三步就是Out of box,如何把自己从圈子中跳出来,看到未来的方向。
现在的世界虽说很和谐,但其实如果你能翻墙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者昨天和一百万人一起去了世博,你也会发现这世界还不是那么和谐。
真正的学习是产生问题,源于好奇心,而不是实际的功用价值。而当我们走向社会之后,反而又需要回到最原始的体系。
寻找什么样的学习榜样?与其去找现在最成功的商业领袖,首富,百万富翁,不如多看看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来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建立更客观稳健的价值体系。
要做时代的changer,不是要自我成功,还是要了解社会,知道社会潜在的问题,例如人口老化等。
在政府,商业和社会中间,就有advocation,去平衡三方面不同的资源分配。虽然中国目前有政协等等,但任命性质却导致这部分团体没能积极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希望现在许多的大学生也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潜在的领域,为未来的社会担起自己的责任。
当你想要改变,变革的时候,不能指望一呼百应,立马得到身边人的呼应,而是要自己开始,慢慢做起来,不断影响周边的人。
想要了解Intern program的朋友们可以去方方官方网去看看各种机会。 

芳芳提到:在最近的政府会议中已经通过,上海浦东新区每年都会投入2000万做公益的事业。所以如果有青年人关心社会,想要实现自己的意义,可以把proposal写好,芳芳愿意为大家和政府联系,一起商谈!

第四位演讲者,还是大学生的朱伦同学,也是青年公益实习生项目的总监兼创始人。
作为大学生,虽然觉得自己还没有非常成熟的资本,经验和人脉,不能做出改变世界的大牛级的公司。但后来意识到,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组织,只要对社会能有影响,就是一种事业,所以开始创办了青年公益实习生项目。
勿以业小而不为,区别小事,小业更是关乎社会的大家共同的事情。
相对于每个人去创造新的组织,创新业更是一个通过创新的眼光来解决问题,包括把已有的组织做好。

最后压轴的演讲者:新单位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刘妍。
很多东西,你无法改变,但我在尝试。我和大家分享新单位是如何酝酿成立的。
在海外参加V2和creative crossing china & europe的参与过程中,刘妍对online, offline, formal, informal的模式结合产生了共鸣,特别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做个这样的活动。
在回国之后,刘妍想到如何利用自己在艺术,技术和学术方面的资源而做些实际的事情,于是有了三术沙龙。
到2009年初,刘妍意识到不仅在于三种术领域的互动,而是知识分享,能把活动分享和实践的行动联系起来
经过大家的讨论,于是有了新单位的最初概念。通过给大家一个共同工作的空间,让idea和idea激荡起来,真的变成行动。

Q&A环节:当大家分享某种理念之后,到底谁去做?最后收益如何分配呢?
刘妍的解释是: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如果你能把自己的主意和有资源的人来合作是最理想的模式。当然也会面对别人偷idea的情况,世界上最被大家公认的creative commons设立的规则也不尽完美。反而社会化媒体如此发达的情况下,舆论的压力可能对偷别人idea的人造成压力。

预告: 2010年10月22日在静安常德路800号举办【2010大声展】分享主义论坛,欢迎大家围观。

END.

OT真荒謬


OT真荒謬 28歲女患癌去世 記下生命反思

(明報)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05:05
【明報專訊】「OT真荒謬!」當超時工作(OT)已成為香港人工作文化的一部分,遇上普天同慶的日子,最令人抓狂的,莫過於要在工作中度過。自喻為「無膽匪女」的蔣慧莉(Wendy),兩年前患上肝癌    ,需切除膽臟及2/3肝臟,其後從OT的荒謬生活中覺醒,在治療期間寫下面對癌魔的悲喜時刻。28歲的她最終在本月8日離世,原定在本月22日舉行的新書發佈會,作者雖然無緣見證,但她化成一頁又一頁的文字,鼓勵着無數市民反思「OT真荒謬」的意義。
患病前太重工作忽略家人
正值花樣年華的Wendy,大學畢業,有一份穩定工作,性格活潑的她在07年8月中,入院檢查身體,證實患上肝癌(第三期)及膽管癌,當時26歲,在新書之中,她指自己以往的生活「一天工作12-16小時,常常OT(超時工作),『通頂』是家常便飯,星期六、日『當然』繼續工作。」Wendy經常以工作表現肯定自我價值,成功切除2/3肝臟後,生活卻來個180度轉變﹕接受局部化療,減少時間工作,再接受全身化療,然後全面休息。
在休養日子,她一直以流暢平白的筆觸,在網誌「the next miracle」紀錄治療經過,當發現患癌後,她覺得人生好像一個洋蔥,在有限的時間內,生命中不重要的事情已沒有多餘時間去處理,並以洋蔥逐漸剝落,去形容生命中每樣事情的優先次序。
洋葱論悟出生命優次
「最外圍,最先剝落的,就是我花最多時間去追求的工作成就、地位、權力;第二層剝落的,就是自己的夢想,例如談戀愛、婚姻、遊學、旅遊等;餘下最核心、最重要的,原來就是與神、家人、朋友及自己的關係!」有基督教信仰的她,心聲引起數萬名網民關心追看,至今年7月底開始,她受到朋友鼓勵,決定寫書表達內心世界,籌備書本的3個多月期間,她一直承受着癌腫痛及腹腔痛,為求一晚安睡,只好服用止痛藥。
網誌記心情 出書勉病友
除了寫書,Wendy還完成北京    之行的心願,在好友Oska陪伴下踏上萬里長城,在她病重昏迷期間,更請Oska繼續為她寫網誌述說病情。她認為,患病應坦然面對,但社會上太多人不了解患症,如果其他同樣患病的市民或家屬看到她的網誌,得知治療過程及病人面對的難關,相信可以減低對癌症無知而帶來的恐懼。
在新書發佈會當天,為她出版新書的教會組織,播放出Wendy早前預先錄影的新書簽約儀式,身形日益瘦弱的她微笑說﹕「每個人到二十多三十歲,辛勤工作,可能時刻在想儲錢買車買樓結婚,一般人都認為人最重要的是金錢,但說到家人關係一定會被人說是『癡線』,就像每個人都無力跳出這個框框,無力跳出這個框框……」她表示,因為得到癌症才能跳出這個「荒謬」,並深深感受家人親友對她的支持,希望讀者也可從字裏行間重新反思人生優先次序。
文:彭碧珊
圖:福音證主協會、Wendy網誌

2010年10月13日星期三

让我们带着ipad去流浪

http://jandan.net/
这篇报道的主角是一个流浪者,身上又破又脏,但他却拥有一个 iPad 和 MSI Wind u130 上网本。他认为,当今没有房子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但是与外面的世界保持联系却很重要。 viagizmodo
他是自愿选择这种流浪的生活的,他卖掉了他在洛杉矶的家当,搬到巴黎。平时,他都会用 iPad 和笔记本来和朋友交流、联系。当然,少不了麦当劳免费 Wi-Fi 的功劳。对与他来说,iPad 和笔记本还是他的谋生工具,即使流落街头,也不至于饿死。有时候会去一些 party 上当 DJ,还有 Google Ads 、网络工作、自由写作都可以给他带来一点收入。
当他不想和别人联系的时候,他会关掉 Wi-Fi,他不想浪费时间,希望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当他想回到人群当中的时候他就会回去。他还表示,像他这样的人其实非常普遍,他们被成为永久的旅客。
I'm Homeless and This Is Why I Have an iPadAfter yesterday's images of vagabonds using notebooks, two homeless people told us about their lifestyle, why they chose it, and why technology is so important every single day. This is the story of one of them.—JD
I'm homeless, very homeless, dirt broke and all, but I still own an iPad and a MSI Wind u130 netbook. These, I feel, are essential tools... Being without a home is not that big a deal in today's world, but having connection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is pretty important.

Choice

I am homeless by choice, I gave away and sold all my belongings in Los Angeles and moved to Paris. My tourist visa is expired. I'm definitely not allowed to be here, but I still work when I want, and tend to pretty much live the life of Riley. But when I need to get in contact with someone, from a friend to the Paris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to complain about a misfared ticket, it's hard to work without McDonald's Wi-Fi.
The laptop and iPad also come in handy for other things... I often will DJ at parties off the iPad, and tend to use the laptop for working on my book from a park, or for making Skype calls; with Skype, Google Voice, and a few websites and iPad apps, I haven't paid for international calls or texts in about six months. Google Ads brings in some money, and web work, freelance writing, and such all make enough that I'm never hungry. Without the laptop, this would not be possible.

Logistics

I use a solar charger for my iPad, I got one through Craigslist in exchange for an old MP3 player someone needed. For my laptop, it's often using the first electrical outlet I get to. McDonald's has a lot of outlets in addition to the free Wi-Fi. Often, they don't mind you sticking around for a while, either. Plus, you can order food online, and pick it up at the counter... Talk about homeless in style! And as far as how often, since both the MSI and the iPad have great batteries, I only need to stop at a charging station every three or four days.
That takes us to ordering. There are rechargeable Visa cards available, which I use quite frequently, both because it shortcuts the exchange rate issue, and because if I am paid cash for performing magic or DJing, I can deposit it onto the card at one of the places in the city which offers them, usually a Virgin Megastore. [A Virgin Megastore is like an european Best Buy—JD]
Also, I have no cell phone... I don't need one. But there are many homeless people in Los Angeles that would use cellphone and wear Bluetooth headsets underneath long hair to look like they were talking to themselves... I never bothered to ask how or why or where they got a phone and headset from.

Communication

I use the iPad for Skype, and I can use Google Voice... Paris has free Wi-Fi in practically every park. As far as calls go, most incoming calls to French mobile numbers are free, and Google Voice makes it incoming for me and the person I'm contacting. To get what I need just takes a little bit of muddling with subscriptions through Skype, a sip gate, and my iPad—using one of your articles I might add. Gizmodo, Lifehacker, and a few other Gawker sites actually come in real handy pretty often.
If people want to contact me and I'm off Wi-Fi, tough nuggets. I chose this lifestyle because I did not want to be at the mercy of other's whims or have my time wasted. So, I get back to people when I want to.
The advantage to having the laptop and the iPad is redundancy flexibility, and frankly, despite having worked for Apple at one point, the iPad's Wi-Fi receptivity sucks. Plus, since they are so small, they both fit in a small bag that never leaves my side... In which also resides a toothbrush, and my lucky Zippo. You never know.

People's reactions

The interesting thing is, Paris is very technofriendly. I have met a lot of people when they ask me how I like my iPad... It's funny to see them react when I say I live off of it. But when people see a gadget, they're more likely to take you as a person rather than a drug-driven grifter out for hand-outs. Odd piece of psychology I guess.
The laptop also does a lot to establish credibility. I write for a living, and while it's been hard the last few months, being able to show off my work on a laptop is somehow more professional then a scribbled notebook... But I still keep that notebook.

Freebird

Lastly, because much of what I do is mobile because of my internet connection, I'm not really in need of a home. People like me are actually pretty common; we're called permanent travelers.
We backpack or hitchhike around the world, working from laptops, and often will connect with other permanent travelers in squats or through places like CouchSurfing or Hospitality Club. This means that though we are under the classical definition of homeless, when winter comes, we move south. I hitchhiked to the south of France last week and spent the entire time on the beaches of Cannes and Nice. In two weeks, I might be in London. It's definitely an interesting way to live. However, it requires that you also keep on tops of trends; music, movies, tech, politics. If there's going to be hard economic times, it's best to migrate.
That all being said, I think it's unusual for people to assume that "homeless" is equivalent to crazy, scruffy, broke, or in fact anything. Owning a laptop is not hard. Owning a house these days? Try it. Let me know when you give up.

2010年10月11日星期一

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致在港内地留学生

下文转载自FB。
——————————————————————————

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致在港内地留学生

你们好!我是一位在香港的大学工作的教职员,今天想和各位谈谈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事。虽然我在香港的报章上有我的专栏,但我想在这儿和各位分享会更为直接。我要谈的事情,借梁文道的说法,本来其实都是常识。只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下,这些常识变得需要刻意说清。

昨天晚上我和学生上课,课程的题目是「中国公共政策和区域发展」。我有一个习惯,就是上课前和学生谈谈近来的中国新闻。学术论文的讨论通常都有数年的滞后,总得和最新的情况相呼应,这天就有学生选了刘晓波获奖为讨论题目。相对于城乡差异、区域失衡等的题目,在课堂上花时间谈民主运动也是好事。毕竟,课堂的意义在于扩阔我们的视野,无论谈任何题目也是殊途同归。

我很少会在课堂上谈我自己的立场,因为我更想鼓励同学们谈自己的意见。不过这次我破了例,谈了不少个人观感。或者我在这儿再补充一下。

我发现在不少中国政治的讨论当中,都存在各式各样的阴谋论。我常常提醒学生要当心这些阴谋论,因为它们在学术上是懒惰的:它们趋向把那些我们情感上难以接受的事物,给予一些无需验证的解释。这对客观地理解事物无助,不该是学者所为;而我认为,当我们踏进教室,我们每一个人都该以学者为我们的第一身分。

在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这件事上,我就听到不少的阴谋论,说诺贝尔和平奖成为了西方霸权的政治工具,旨在诋毁中国,为不明白中国实际情况的人制造攻击中国的机会。站在此立场上,刘晓波获奖并不值得中国人高兴,更该予以谴责。

让我们以一个学者的目光审视上述的观点。首先,这届的诺贝尔和平奖有没有被利用为政治工具呢?回顾历史,每一届的诺贝尔和平奖都是政治工具,并非本届独有。九零年颁奖给戈巴契夫,九三像颁奖给曼特拉,二千年颁奖给金大中,零七年颁奖给戈尔,每一次都是诺贝尔委员会作政治宣言。事实上,无论是上述的任何一人,获奖时在当地都引起过争议。然而就我的理解,从来没有在国内听说过因为颁了给戈巴契夫、曼特拉、金大中或戈尔,于是「和平奖变成了政治工具」,所以需要声讨。

宏观点说,世上无事不是「政治工具」。今天我在这儿说话,这文章就是政治宣言;如果你选择在下面回应,你的留言也会是政治宣言。套用女性主义者的说法:个人的就是政治的。当有人用「别把XXX政治化」来批评别人时,其实他忘了这句话本身就是政治。换句话说,那些批评刘晓波获奖是一个阴谋的人,也可以被理解为在散播另一种的阴谋论;从逻辑上看,他们自己倒毁了自己的公信。

要评论刘晓波获奖是否合适,无需理会背后有什么阴谋或政治意图,而只需看其理据是否充分。如果理据充分的话,我们不能怪别人,只可以怪自己为什么制造了这样的一个机会,让那些「阴谋或政治意图」能够「得逞」。

刘晓波获奖的理据是什么?据诺贝尔委员会的介绍,是表扬他多年来为中国基本人权的非暴力奋斗。委员会特别提到,刘晓波参与八九天安门抗议,和身为《零八宪章》的执笔人。

中国的人权有没有问题?当然我们不容否定,在过去的数十年来,中国的人权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但就刘晓波一人的遭遇来说,我们看到中国的人权状况仍然有巨大的缺憾。

刘晓波于零九年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有期徒刑11年,原因是他发表了多篇批评一党专政的文章。任何的以言入罪,都是对人权的践踏。莫论他的立场是否正确,他的主张是否合适中国国情,任何人也不该被以言入罪,这是现代法治国家最基本的要求。就算他鼓吹所有中国人都该把头发染成蓝色也好,你可以不同意他的立场,但这不等于他没有权利这样说。毕境,他说话的权利,在共和国宪法当中写得清清楚楚。

事实上,刘晓波的主张也不见得和共产党的主张有很大距离。他提出的「联邦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二大」中就有,「七大」的党纲又重申了一篇。别说那么远,总理温家宝一周前接受美国记者访问,同样提到言论自由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

刘晓波写文章会使得中国动乱起来,破坏中国的社会和谐吗?如果写写文章就足以挑起社会情绪,那么这个社会本身一定已经累积了许多无处宣泄的怨忿。若果我们批评基于这些怨忿写文章的人,而不去批评那些制造这些怨忿的始作俑者,是否本末倒置了?真正破坏中国社会和谐的,不是刘晓波,而是各种不公义的社会制度。

如果我们认同中国的人权有迫切需要改善,而刘晓波又是一个以非暴力手段提倡改善中国人权的人,那么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就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刘晓波获奖,可以鼓励更多人关心中国的人权发展,这对中国老百姓的褔祉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

在完结前,我想顺带提一提某种我自己也经历过的留学生心态:在国内的时候,看见中国的种种体制问题,往往都会不留情面的破口大骂;在外面的时候,看见别人批评中国的情况,却又反过来感到要立即为中国辩护。这种心态,或者是人之常情,却很不要得。别人批评中国政治,不等于批评你,不需要觉得情感受伤。不卑不亢,实事求是就可以了。

得承认,许多批评中国现况的人,其实都不太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然而话说回来,我们自己又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吗?中国幅员如此辽阔,国内的信息流通又有限制,我们除了自身成长的环境之外,其他的可能往往都只有道听涂说。如果我在江苏长大,我对农村发展的想法就会和一位在甘肃长大的同学的很不一样。所以,当我们听到一些好像是要「诋毁中国」的言词时,先不要忙回应。如果事情不属实,那当然是「诋毁」;但如果事情属实,则其实是个外国友人的善意提醒,根本没有必要感到气愤难平。要弄清事实,我们需要多听多看。批评刘晓波获奖前,何不先看看刘晓波其实写了些什么?在香港,你在网上要看什么都可以,请不要浪费这个机会。

中国早晚都会成为一个超级大国,问题是中国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超级大国。既为留学生,很应该作好榜样,以理服人,才能受世人敬重。

共勉之。

2010年10月10日星期日

左翼看刘晓波拿诺贝尔和平奖

在我死掉的豆瓣帐号里,有一个不错的友邻,自称左翼青年。他对刘晓波拿奖一事嗤之以鼻,被我友邻里的其他人认为是五毛,而事实上,他做的很多事情都在五毛的对立面。
这里面牵涉了一个复杂的关系。简单来讲,就是左翼觉得我国经济政策太又,右翼觉得我国政治上太左,经济还不够右。于是,都批判政府政策,但是批判的方向南辕北辙。于是,形成了,政府,左,右,三足鼎立。
现在的情况是,政府把右边一个家伙关起来,但是这个家伙拿了个国际大奖,于是右边一片高兴,政府说是亵渎,左边说是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霸权。
这场争论,得奖前两天在我豆瓣上开始,昨天今天,fb,twitter,人人,都有相关人士争论。但大多都争在表面,或者引用某外国左派的言论。我想说,1.那些被引用的外国左派学者对中国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毛时期,至今相信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2.他那么喜欢“社会主义中国”,请他快点来。
下文转自fb上一好友,也自称左翼。中大校友,一直在做关注中国劳工的相关工作。
————————————————————————————————————

謝謝Ozaki Takami 的詳細補充。

對於你分析形式自由及其在實踐工人階級和底層人民的民主、自由的局限,甚至利益的對立面,我大概讚同。對於劉曉波的個人政見和經濟主張的分析,我也基本認同。

可是,去到具體的運動現實之中,如何面對中國大陸的社會處境、面對中國自由派、面對中國左翼、判斷中國工人運動的鬥爭狀況等,我並不十分認同。甚至這樣說,看完你的分析之後,我感覺不到對突破現實處境有較強的指導性意義。

我有好幾個疑問:

1) 形式自由之於當下中國的工人和農民真的毫無意義?劉爭取的資產階級自由能簡單歸結為資本的自由嗎?形式自由的爭取不值得支持嗎?

中國不同於歐美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政治操控的力度和深度極深,其操控範圍包括所有人,可是,只有資本在中國擁有自由,包括言論、結社和參政的自由,可是,包括中產階級在內的城市居民、工人階級、農民和知識分子,都沒有這些自由。而這些是工人運動和底層抗爭的最大障礙,突破不了,不要說什麼社會主義,連最基本的結社都不可能。劉爭取的自由,最重要的個人言論的自由,挑戰和批評時政的自由,在這一點上,我看不到不應該支持,也看不到這一點對工農運動不重要。

拿美國來說明形式自由的問題,固然沒有問題,但若以現實處境和策略來看,則兩國不可簡單對比。

正如香港政改問題,我們一向會說的是:爭取形式民主不足夠,還要真正實現經濟、社會、文化等自由,可是,並不會說,前者和後者對立,不應支持。

你說:「一言以概之,就是左翼爭取的,不是隔幾年全民“自由選舉”一次資產階級民粹政客的形式民主,而是勞動者以職場為基礎的直接統治。」講有多難,我想問,如何做?

2) 幼稚的右翼還是幼稚的左翼?

我也自稱左翼,寫這樣的標題,令我自己都痛心,不過,只想直言。

像劉這樣擁抱資本的人,為什麼在中國可以成為主流?抱歉,我對理論認知不深,對辯證唯物主義更是一知半解,可是我唯一會抓得住的,是一個時代的思潮肯定有他的物資基礎和歷史淵源,將右翼主張在中國的流行和持這樣主張的人簡單地指為「淺薄幼稚」,又有助解決什麼問題?而這樣的人,在工人當中也不少,對「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恐懼和不信任是怎麼來的,如何影響他們的主張,這個是我們必須要正視的。

說到中國的左翼運動或社會主義運動,我只想問,在哪裡呢?接觸過一些中國左翼青年,思想「進步」,天天渴望社會主義重臨,天天講工人階級鬥爭談革命,渴望工人階級一天革命可以助他們擺脫資本主義,擺脫生活在資本主義的鬱悶感。可是,他們做的是整天躲在學院內開讀書組、在網上開罵戰,見面的時候,問,「工人階級是怎樣的?」不要說挑戰政權,挑戰學校的勇氣都沒有,更不敢走入群眾之中(雖然他們的父母親戚可能都是工人或農民)。脫離群眾的空想者,想是今天中國左翼的主流。我痛恨右派的主張,可是,我佩服他們的勇氣,至少他們知道,要實踐自己的主張,就要行動和犧牲。再者,談及組織性和策略性的抗爭,明顯這些自由派的人,要比左翼強。對比之下,我才知道什麼才是淺薄幼稚。(當然,我不是說中國所有左翼都是這樣,不過眼見是多數。)

只從主張出發,不從現實鬥爭思考,尋找突破點的討論,對於我來說才直正的空洞,令我鬱悶。

3) Ozaki Takami君你的投入和認真我也敬佩,在fb經常見到你的分析和批評,尤其是對於左翼分析,涉獵知識之廣,也令我汗顏。

近一年,可喜的是更多的朋友談及左翼主張,可是在這些討論之中,我對如何position自己的問題,疑慮甚深。

對比來說,我大多數時候會定位自己是一個組織者,我經常提醒自己,理論和主張是一個大框架,是協助我們如何分析問題。可是,去到具體實踐,則需要對現實有深入掌握和判斷,在群眾之中,在運動之中,並依據現實處境制定達到遠大目標的階段性運動策略。每個地方有共通點----資本和工人階級的對立,可是,這種對立去到不同國家的時候,因當地政治經濟、歷史、社會、文化的影響,有不同的表現,需要不同的策略。我個人認為左翼有一個更重要的基本素質:尊重實踐者,尊重運動之中的人。身為左翼,即使你因個人社會位置、地理位置局限,未能在參與運動之中,但也要提醒自己,不是行動者的「導師」,是同行者。

有個朋友早前提過,在英國遇到一個托派,批評香港一個托派組織參加七一遊行是支持「資產階級民主」。我並不屬於什麼派別,也願意以派別來看待人,可是對這人感到不屑,難道他來到香港就可以開拓出「社會主義運動」,可以搞革命?他連香港的基本狀況都未必了解之下,作這樣的判斷,而且也不見得他們在英國能搞出革命來。對於這些自稱左翼動不動就拿一整套分析來扣帽子的現象,我更是恐懼。

在當下政治現實之中,左翼有多少影響力,左翼與工人階級的結連有多強,群體基礎有多廣,你我心知肚明,痛定思痛,找出具體行動的方向,是我們的責任。主張上,當然要持續批判,但是在運動上,如果「全知者」、「全能者」居之,居高臨下去批評群眾運動,指點江山,應這樣應那樣,作為一個左傾的組織者,對不起,連我也沒有耐性和意慾參與討論,我真不知道可對話的對象有多少。

多有冒犯,希望Ozaki Takami君不介意我的直言。我總是覺得,我是一個容易讓人扣上「改良主義」的人,被指「革命性不強」的人,不過,沒有所謂,我堅持當一個在工人之中的同行者,當現實的行動者,而不是一個「思想進步」的革命導師。

另外很想說,fb談革命很容易,可工人在哪裡,群眾在哪裡呢?正如中國左翼青年一樣,香港很多自稱左翼的青年,或許也對工人和底層人民認識不深。(當然,這不表示我很了解。)批評其他人/運動沒有工人階級立場,不要緊,更重要的是你是否可以參與推動出真正具有階級立場和視野的運動來,左翼不應只是批評者,更應該是行動者。從一些國內左青朋友那裡學來的一句:批評和自我批評。

如有缺失,請批評指正。

2010年10月9日星期六

纪念约翰列侬70周年诞辰





Google今天的LOGO是纪念约翰列侬70周年诞辰,70年前一个人诞生,成为全世界的偶像。70年后,小月月出现,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
可能小月月的
关注者们压根儿就不知道列侬是谁。

列侬诞辰70年的纪念音乐会,将发行8张纪念专辑,同时请lady gaga做音乐会嘉宾。这一定是Yoko Ono这个重心机的女人的主意,她总是一个很好的营销经理,把握时代的潮流。

列侬死了30年了。如果你活到现在,你会成为流行天王lady gaga还是像滚石的几个老混蛋一样全世界圈钱?
你必然被大财团的唱片公司侵蚀,他们让你收敛你的反抗意识和政治性的歌曲。确实,只需要靠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足以取悦歌迷,歌迷是吃饱了饭的人民。

30年前,你被狂热歌迷枪杀。有人说,这是政府授意或财团买命。但某种程度上,刺杀者是爱你的。你死了,但你是完美的。你为世人而死,你比耶稣更有名。

Interesting Article on Fluent News

I'm reading about 'Liu Xiaobo Wins Nobel Peace Prize' on Fluent News. Here is the link: http://fluentnews.com/s/25983185

2010年10月3日星期日

读者

读者

就是骑在你头上做判官的人
三十年前他们判你死缓
三十年后你给他们永生

2010.10.4